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县古八景

(2017-10-20 21:02:15)
标签:

魏县

八景

礼贤台

历史

分类: 旅游考古
                                         魏县古八景
     
       魏县,隶属河北邯郸,地处冀豫交界。千年古县,历史悠久,以“魏”为名,薪火相传。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魏域就有古人类活动。相传黄帝时期,魏域属黄帝子昌意封地。夏为观扈国领地,商为畿辅之地。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属魏国。魏武侯建此地为别都,魏县县名由此演变而来。

    历经千年深厚积淀,优秀文化传承不衰。直到今天,魏县境内仍遗留有战国魏文侯礼贤台、苏秦洹水会盟处、宋高宗回銮于回隆等人文遗迹。魏县名胜,更是遍布县境,早在明清时期就已有“八景”之说,盛极一时,为邑人津津乐道。

    魏县古八景,旧称“洹阳八景”, 因古魏地处洹水(今安阳河)之北,故称“洹阳”。明、清时期,辖区内的八处名胜见载于地方志。清雍正《魏县志》中记载“洹阳八景”,既:书阁藏经、高馆礼贤、重城叠壁、双井通泉、漳堤烟雨、卫水秋蟾、长桥霁月、翳桑连云。

    历经时代变迁,八景屡有变更。至今,仍有众多的文人追忆魏县古八景,并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如今只能凭借史料,再睹魏县古八景之全貌。


http://s8/mw690/0028zqhxzy7f3xKh2F977&690

【方志记载】

刊名 [雍正]魏县志

卷数  四卷

主修  马襄

编纂  刘翔义

刊印  雍正五年(1727年)

卷一

古迹

洹阳八景

书阁藏经  

旧志以“儒林晴日”为一景,后改为“桂春旭”,夫晴日□□为景,□宫未尝□□,不如尊经阁广□弘丽,故以易之。

高馆礼贤

旧志以“回隆古庙”为一景,后改为“古庙灵烟”,又改为“帝狩回銮”。夫古庙既非美景,灵烟又属不经,真宗返驾也未必,实以魏文侯礼贤易之为当。

http://s16/mw690/0028zqhxzy7fagyIrUPef&690
                                                                                            建国初魏县礼贤台与魁星塔旧影

重城叠壁

古志云“层城叠壁”,后改为“重城叠壁”。郡邑一城者多,魏独二焉,今从之。

http://s13/mw690/0028zqhxzy7d6A4ClyI4c&690

                                                                清康熙二十一年魏县县城图(城墙为双层)

双井通泉

古志名“双井寒泉”,后改为“双井通泉”,又改为“双井灵源”。大寒泉,凡井皆然,灵源兴,灵烟何异,不如仍用“通泉”为当。

漳堤烟雨

旧志名“漳水旧堤”,后改为“漳堤烟雨”,又改为“漳堰舒虹”。旧堤固为鄙俗,舒虹又频影语,不如仍用“烟雨”之为切实。

卫水秋蟾

古志原名“卫水秋蟾”,后改为“卫水明蟾”。夫卫水固清,至秋尤清,方显水底之月,“明蟾”则泛而不切矣,不如仍旧为妙。

长桥霁月

旧志以“阎家晚渡”为一景,后改为“通津要津”。县境有四渡,今皆不存,独举阎家固失之偏,□举通津又失之泛。闻父老云,昔年,漳水逼城,自隆化迤东有十里长桥,似不可泯没也。

翳桑连云

旧志以“于村烟树”为一景,后改为“于村晚照”。夫树荫合境皆然,晚照不必于村,惟桑独盛于魏,联株比行,枝叶茂密,宛如连云之状,故名“翳桑连云”,与“长桥霁月”相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