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在蒙台梭利教室中的作用

(2014-10-13 14:21:00)
标签:

育儿

蒙台梭利

蒙氏教师

分类: 蒙氏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以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主张让儿童处在“有准备的环境”之中,通过“工作”的方式,自由、自主地发展。儿童、教师、环境和教具构成了蒙氏教法的四要素,这四要素的有机结合是蒙氏教法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发挥教师这一要素在蒙台梭利教室中的作用?这不仅是我,也是所有蒙氏教师所关注并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蒙氏教学活动在我园已进行了十年的教学实践,我园注意运用蒙氏的教育思想及方法,并结合我园实际,使蒙氏教育更适合幼儿需要和发展。 以下是我结合这几年在蒙氏教学中的实践经验,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谈谈作为一名教师在蒙台梭利教室中的作用。
      一、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做一个有心的旁观者。
      《儿童之家》中有这样一段话:“成人的幸福与幼儿时期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在幼儿身上所犯的错误将会留下无法消除的印象,我们将会死,可是我们给幼儿留下的伤害将会影响幼儿的一生。”在蒙氏教学里,教师是一个“辅导者”而不是“教导者”,这一点非常重要.教师还应该观察幼儿工作的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应该随时观察孩子的行为,以不带成人偏见的眼光看待孩子,在儿童操作教具时,教师主要应了解儿童的自由表现,观察儿童对教具材料的兴趣及兴趣持续的时间。若孩子对某教具非常感兴趣,教师则应引导幼儿操作其他教具;若幼儿不同意,教师不应该强加于他,而是让他继续玩他自己的教具,同时要注意他的面部表情。观察目的就是了解孩子的发展和需要,然后以此提供适宜的环境。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次在蒙氏操作活动中,亮亮正在专心操作三项式,我站在一旁看着他装了好一会儿还没装进去,于是就走过去和想他一起工作,我蹲下身轻轻的对他说:”亮亮,我可以和你一起工作吗?” 亮亮看了看我没有说话.可是从他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的意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当幼儿自己在认真工作时,教师应该让其按照自己的兴趣操作,同时教师应在一旁认真的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及表情,随时为幼儿提供帮助,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能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体察他们的需要,归还他们游戏的权利,创造有趣的空间和环境,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尽情地释放自我,做一个有心的旁观者。
      二、在各种活动中多为幼儿创设自主的空间。
      蒙台梭利指出:一个以自由为根基的教育体系应该努力于协助儿童获得自由,并且以促使儿童脱离一切限制其自发性表现之束缚为其特定的目标。幼儿年龄虽小,但具有完整的人格和尊严,也是独立的人,应该有我选择的权利。他们会对自己所选择的事情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从而以全身的激情投入其中,以快乐的心情去享受快乐,因而会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和达到活动的最终目的。例如在每日活动中我们都为幼儿安排2—3个小时的自选操作活动。在自选活动中,他们会去跟朋友自由的交往,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具,并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各种交涉与调整,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们不受任何干扰、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更清楚、更真实地表现自我并感受着自由所带来的快乐。
      三、针对幼儿需要,合理设计延伸教具。
      蒙台梭利曾指出:教师的任务不是讲解,而是在为幼儿设计的特殊环境中预备和安排一系列有目的的文化活动和主题。蒙氏的教具是非常符合孩子特点和需要的,而且它最大特点就是操作性强,而我根据蒙氏学具的特点和我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延伸教具的补充。
      首先,让教具更贴近幼儿生活。如:我们制作了三段式的汉字字卡学具,让幼儿通过实物——图形——字的教学方法,轻松识字;又如我们制作花的三步卡、月亮变化规律的排序卡、多功能活动日历,让幼儿在自己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各种各样的知识,简单、明了,让幼儿爱不释手。
      其次,丰富完善日常生活教育,做到真正含义上的儿童之家。蒙氏教具讲究幼儿的一切操作都是具体、真实的,我们根据这一特点,经常请名幼儿去厨房帮忙,摘菜、洗菜、淘米,孩子们干得不亦乐乎,也增加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另外我们增加动手做活动让幼儿自己盛饭、洗碗;自己护理玩教具柜。总之,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尽可能的设计和提供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具与环境。
      四、增加社会性内容,发挥幼儿创造力。
      蒙氏的教学方法是非常科学和严谨的,但并不代表在发展幼儿社会性及创造性思维方面是完善的,因此我们在蒙氏活动中注意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和创新培养与蒙氏教育相结合。
      首先,给儿童以合作,因为有合作才有建构。在操作活动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孩子总喜欢独立操作有一定难度的教育,相反能力较弱的幼儿就一个人不知所措,根据这种现象,我们让幼儿三人一组或两人一组共同操作一种教具,孩子们在操作中互帮互助,轮流等特,并合作收拾教具,在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久而久之,幼儿在操作教具的过程中,发展了交往能力。
      其次,给儿童以活动,因为有活动才有经验。在进行分数小人这一活动中,明明专注地操作着,将小人分成了二等分、三等分、四等分,边分边观察小人的变化。当他把分数小人放回教具柜后,自己拿出了几张圆形的卡纸折了起来,不一会儿,他兴奋地拿着折好的的卡纸给乐乐看,原来他把三张卡纸分别折成了二、三、四等分。可见通过他自己在活动中的操作,他发现了等分地方法。
      再次,给儿童以自由,因为有自由才有选择:在教室中,幼儿的操作活动室不受干扰的,他们可以在遵守教室常规的前提下,自由操作任何教具,并且我们还根据幼儿的需要增添了彩虹屋角、植物角。在彩虹屋中,孩子们用自己制作的各种作品进行讲述和表演。玩得不亦乐乎;在植物角中孩子们认识植物的生长过程,做好观察记录,认真仔细;在这样自由的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允许幼儿进行错误的尝试,并使他在失败中获取更多的经验。
      幼儿期是孩子不断吸收各种经验的最佳期。幼儿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在不断地尝试中学习和成长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当然避免不了一些冒险和错误尝试。
      例如:在一次日常实践活动——制作汉堡中,宝宝负责切的工作,刚开始他拿起一个西红柿举起刀就切,结果西红柿一下子滚到了地上。他又拿起来把它放在菜板上,瞄准后切下去,结果西红柿又掉到地上了,这一次他拾起西红柿仔细的摸了摸、看了看,找了一个平一点的面,又重新将西红柿放在菜板上,并用刀轻轻地切,当他感觉还不是太稳时,又用左手扶在了西红柿的侧面,这一次他终于把西红柿切开了。她高兴地将切好的西红柿拿起来给小朋友看,并自豪地向别人展示他的操作方法。
      可见像类似这样的错误不仅不会给幼儿造成伤害,还会给幼儿一个发现自身价值的机会,让幼儿从中体验到自己总结经验的快乐。幼儿经常犯“错误”是由于他们缺少生活经验和缺乏知识的缘故,我们不但不能要求孩子不出错,还要认识到出现错误是孩子积累知识的必由之路。对于孩子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我们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学的方法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这条宽阔的自主之路上走得更扎实、更快乐。
      总之,作为一名蒙氏教师应时刻记得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教师的使命就是教育,教育的中心就是孩子,它需要以沉默取代表达,以观察取代灌输式教学,以谦恭取代那种自诩为一贯正确的骄傲感。教师必须检查自己,反省自己,摒弃专制,消除心里用外壳包住的傲慢,必须变得谦逊和慈爱。面对幼儿园课程模式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学习的是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学方法,应该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经验一起生长,保证孩子最大的学习弹性,使之成为蒙台最大受益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