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分析称,11月份北方地区多雨雪天气,影响了鲜菜、鲜果的生产和运输,鲜菜和鲜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2.8%和1.6%,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0.1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CPI一直低位运行,年内最高点是8月份的2%,其余时间内基本都保持在“1%”时代。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今年全年CPI平均涨幅1.4%-1.5%,这一幅度大大低于今年3%的通胀控制目标。该机构认为,明年初仍在低位运行,也为货币政策宽松提供了空间。
不过,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在通胀问题上,货币政策应盯住核心通胀是未来大势所趋,而不应该被广义CPI和PPI波动而过多的干扰。
“如果我们看一下去除能源和食品以外的核心CPI,其最近的高点是在2014年初的2%左右,距离目前1.5%的水平并没有下降多少。”章俊说。
章俊认为,鉴于目前国内核心CPI相对平稳,而明年全球物价水平会温和回升,因此央行继续大幅降息的必要性不大。但明年一季度可能还会有一次降息,之后更多的是通过降准来对冲外汇占款下降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以及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
此外,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屈宏斌认为,恶劣天气影响蔬菜水果运输,使得食品通胀超预期走高至2.3%。而由于医疗服务等价格上涨,非食品通胀小幅提升。此外,PPI降幅持平在-5.9%,而石油加工金属冶炼等重工业仍是通缩最深行业。屈宏斌表示,经济内通缩压力丝毫不减,宽松仍是今明两年必选。有专家表示,考虑到实体经济增长已下滑到底线附近,未来宽松政策还将继续加码。
对于后期CPI走势,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下行和国内经济较为疲弱的环境下,非食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预计今年全年CPI平均涨幅为1.4%-1.5%,明年初物价仍将在低位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