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缺乏实质利好 新能源车纠结依旧

(2012-07-26 12:53:06)
标签:

汽车

  来源: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 作者:本报记者 管宏业 2012.07.26
 
 
 
  最初的期待和盼望很快就褪去了热度,继国务院发布《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不久,新能源汽车再次滑落至不被看好的尴尬处境。政策热、市场冷;目标大、补贴少;跨国公司热、自主企业冷……与规划中提出的“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这些宏愿相比,汽车企业更关心的是技术标准、补贴力度和产品布局等细节。即使有明确的产销目标,企业仍然显得无所适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进华表示,全球范围来看,现在的新能源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中国来说,差距更大;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仍然没有摆脱政出多头的弊端,多头管理仍不免让业界无所适从。倘若不能将这些细节一一落实到位,所谓的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浪潮将仍然是一厢情愿。


产销目标再夸大

  在淡漠的市场反馈面前,规划制定者最终抛弃了不切实际的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梦想。但由于缺乏实际支撑细节,所谓的目标仍显得过于理想化。
  据了解,《规划》预测到2020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将超过500万辆。而与其他国家相比,这一目标非常远大。德国提出的电动车发展计划是2020年实现100万保有量,美国的目标是2015年实现电动车保有量100万辆。
  现实情况是,201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仅分别为8368辆和8159辆。用短短10年时间实现年产销不到1万辆到累计保有量超过500万辆,无异于放卫星式的夸大。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考虑到我国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目前的状况,2015年要达到累计产销50万辆,比2020年实现500万辆保有量更难。”
  冯飞则认为:“政策制定者往往拍脑袋做决定,至于企业是否愿意跟进,则不考虑那么多。”他认为,倘若政府没有实质性的利好政策刺激车企发展新能源,新版《规划》很可能再度不了了之。


外来和尚会念经

  让国内企业颇感失望的是,《规划》中并没有任何对自主品牌的政策倾斜,按照工信部副部长苏波的说法,不管是自主、合资还是外企,在优惠政策、补贴上都会一视同仁。
  问题在于,对技术领先的跨国品牌而言,倘若能够获得同等的政策支持,自然是锦上添花;而对技术相对落后的自主品牌来说,原本就不甚明朗的新能源之旅又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在资金需求庞大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本来就缺乏资源的本土倘若与跨国的直接对决,胜算并不大。
  业内人士评论,《规划》已经将解决能源问题与鼓励自主汽车产业发展两个问题分开来看待。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当下要务,关系国家安全,相比之下,兼顾自主汽车发展显得没那么重要。
  “在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解决能源问题之间,政府现在可能更倾向于侧重后者。”张进华认为。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本土企业不是没机会,但困难将会非常大。”张进华直言。他认为,从技术上看,自主企业在节能与新能源领域不大占优势;从产品看,自主企业也很少有竞争力的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型。


自主品牌胜算弱

  事实是,跨国汽车品牌已经在全球以及国内占领了新能源汽车先机。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郎立新告诉记者,雷克萨斯在我国混合动力市场已经占据80%市场份额,而丰田全球混动车辆总销量已经超过400万辆。
  徐长明否认了关于此前中外企业新能源汽车处于同一起跑线的说法。他认为,从目前来看,本土企业发展混合动力难度非常大。“因为混合动力目前本土企业处于严重落后的状态,而且规模也很小,混合动力的发展难点在于有两套驱动系统,对技术要求很高。把两个动力系统结合起来。对于自主品牌来讲,这个难度非常大。”

 
 
 
 
更多点击:http://www.cb-h.com/news/Ab/2012/725/1272554J6GH0BF7H26352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