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开行“开发性金融”巧解县域融资难

(2012-07-23 10:47:10)
标签:

财经

  来源:中国商报县域经济导报 | 作者:鲁中明 2012.07.20
 
 
 
  在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以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市场建设的开发性金融理念指导下,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以开发性信贷支持等措施,7年中引领湖北天门各县域探索出了一套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的新机制。

  7月的湖北天门经济开发区煞是热闹,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星星集团、投资18亿元的浙江华泰集团、年产值60亿元的浙江冠南集团等众多知名企业,在此依次排开坐落,生产经营一派热潮。
  这一片繁荣景象,得益于国家开发银行湖北省分行的信贷支持。2005年该行给天门开发区投放信贷1亿元,支持天门经济开发区建设。当时,湖北省共有84个县域开发区和工业园获得信贷,金额50亿元。
  与“真金白银”同步的是“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以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市场建设”的开发性金融理念的形成。7年来开发性金融引领各县域探索出一套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的新机制。


开发性理念为县域“通脉”

  7年前,由于缺乏资金,天门开发区许多基础设施建设迟迟不能启动。天门市委书记张爱国清晰地记得,他带领开发区负责人找到多家银行,但均无人接招,原因是基础设施建设周期长、投入大,直接效益低。
  转机发生在2005年。湖北省开行向天门提供了1亿元贷款。与其他银行不同,它的理念是:从存在市场空白、制度缺损的领域做起,发挥规划先行和融资导向作用,最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依靠湖北省开行的支持,天门一次性建设了“四纵七横”路网,道路总长20多公里,还配套完善了水、电、气、电信等设施。动脉打通,招商引资顺利了,开发区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2006年至2009年,湖北省开行50亿元县域经济贷款全部发放到位,这批期限长达20年的资金注入,使湖北省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业链配套能力大幅增强。


四位一体模式为县域“供氧”

  开发区发展起来,一个新问题又引起了省开行关注:开发区内成长型中小企业缺乏资金支持,迫切需要生存的“氧气”。
  湖北省开行在县域没有网点,如果逐个调查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既耗时,成本又高。怎么办?他们在天门经济开发区进行了探索。
  一种整合政府、银行、中介机构与企业的“四位一体”批发贷款模式浮出水面:由天门市兴盛咨询公司承担开发区内中小企业统借统还职责,兴天投资担保公司提供担保,中小企业信用协会提供信用评估,湖北省开行提供批发贷款,政府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张爱国表示,这种合作方式,既支持了经济发展,又防范了信贷风险。
  2010年,天门市天源木业有限公司从湖北省开行获得3年期固定资产项目贷款3000万元,迅速扩充产能,短短两年间,公司产能和利润均增长了2倍。类似的还有湖北中佳药业、天义药业、永康油脂、天瑞电子等。
  湖北省开行的成功实践,吸引了其他银行纷纷涉足天门经济开发区的中小企业贷款。
  在仙桃、荆州、黄石等地,“四位一体”模式同样显示出强大活力。通过这种模式,湖北省开行累计发放中小企业贷款40亿元,催生了一批蓬勃发展的明星中小企业。

 
 
 
 
更多点击:http://www.cb-h.com/news/xyjjdb/2012/719/1271969I1IGCFFF6G6307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