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关村悄悄转型“吃喝玩乐”

(2012-07-19 15:03:25)
标签:

杂谈

  来源:中国商报 | 作者:本报记者 颜菊阳 实习生 阳欣荣 文/图 2012.07.20
 
 
 
  在众多名噪天下的电子卖场日渐没落后,中关村广场购物中心、新中关购物中心、华宇时尚购物中心以及欧美汇购物中心等相继进驻中关村,与这里原有的老牌商业,如当代商城、双安商场遥相呼应,被称之为“中国硅谷”的中关村商圈如今完全变了模样。不过,在新进入商业冲击原有商业之时,政府“重科研轻商业”的新规划正在尝试扭转中关村的发展方向,并试图回归到“中国硅谷”的最初定位。

  许多年以后,当人们习惯足不出户网购时,会否怀念曾经满头大汗在熙熙攘攘的中关村“攒机”时的兴奋?
  曾经的北京中关村商圈,人头攒动、车水马龙,鼎好电子城、海龙电子城、科贸电子城、中关村e世界、太平洋数码电脑城都是那时名噪天下的电子卖场。但如今,这些昔日的商圈主角却日渐没落了。
  对于中关村,这或许是一次新生。以往单一的、北方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市场,现在已逐渐成为囊括多个行业的综合商圈。其商业带不仅从北三环扩展到四环,而且服装、餐饮、休闲、娱乐、文化等商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产业不断升级,业态类型也从传统百货向购物中心转化,逐渐发展成集科技、商务、购物、信息、休闲及第三产业汇集于一体的北京最全面的多功能商业区。
  中关村电子卖场业态调整刚刚完成,中关村商圈的规划改造、商场化变革还在进行中,而政府“重科研轻商业”的定位引导以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会否让这个曾经中国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逐渐回归“中国硅谷”的最初定位?


脱胎:电子卖场单业态支撑

  追溯过往,众所周知,中关村商圈的形成初期脱胎于电子卖场这个核心。
  北京市海淀区商务委员会主任甄蕾认为,以“IT商贸”为核心是中关村商圈区别与其他商圈的最主要特性,也是北京市众多商圈中为数不多的由单一业态支撑起来的商圈。
  1988年,政府将中关村指定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规划占地95公顷,公共建筑规模约250万平方米。但那时的中关村更像是城乡结合部,周围都是平房,最高的建筑是10层左右的四通大楼,到处都是帮忙拉货的板儿车。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关村迅速崛起,形成了电子产品一条街。据悉,早在1999年白颐路改造以前,中关村地区已形成了中发电子市场、四海市场、科苑电子市场等九大电子市场。“中关村就是一个超级大卖场,一个IT产品的集散地。一些民工捧着盒饭在摊位边蹲着吃饭,嘴里谈的却是几万元钱的生意。”海龙的一位员工这样回忆。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新旧电子卖场相继更迭,2000年前后,中关村电子卖场的扩张大幕开启。到2005年,中关村卖场总营业面积由2002年的6万平方米增加到20多万平方米,后来随着中关村E世界和鼎好二期的先后开业,中关村地区IT卖场总面积超过32万平方米。
  虽然,中关村电子卖场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产品集散地,但当时电子卖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同质化,走进哪家卖场都感觉差不多,很容易迷失在喧闹的叫卖声中。因为周边环境的嘈杂,消费者一般逛不了一两个小时就会身心疲惫。而去过中关村的“村友们”都知道,“村”里的水很深,一般初次进村的消费者很容易在中关村电子卖场遭遇假货、水货等不诚信勾当,甚至欺诈骗局也时有上演。消费者一方面为能买上最新款、最便宜的电子产品而兴奋,一方面却也有买上假货、水货、翻新机的风险,可谓“痛并快乐着”。

 
 
 
 
更多点击:http://www.cb-h.com/news/ls/2012/719/127199824F3F2J2CF63025.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