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课堂实录及听课反思

(2014-06-10 16:01:48)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学(设计、反思、课堂实录)
《长方体和正方体复习课》课堂实录及听课反思
    执教:晋中教研室   张晓刚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高师附校、太师附小、榆次安宁小学、左权宏远等几所学校上了一节整单元复习课,高师附校有几位老师把他整理的实录和听课反思发过来,和大家分享,其他老师也可以把你的反思写出来,大家一起提高。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方体》复习课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结合实例一步掌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加深对体积概念质的理解,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反思过程,培养学生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反思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把实际问题转化数学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提高学生应用意识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今天老师大家一起一节复习课,记住这节课们要复习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复习的方法,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大家就可以自己进行复习了。

前交流明确目标,会学生学习,这也是课改的核心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其中数学思想方法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却学不完的,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思考问题的思路,其实所谓的思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很好的渗透

一、 梳理基本知识(长方体的概念、公式)

1、 课件出示长模型:你知道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以用文字或符号梳理一下。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图你能起什么?

略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

:下面一个小组来汇报,注意要用简炼的数学语言来汇报。

=(ab+bc+ca)*2

长总和=a+b+c*4

=abc

方体的容积=abc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有些时候,容器的体积可看成它的积。板书=abc

 

教师在让学生整理知识的同时强调量用符号表示,这复习课中显得尤为重要,用符号来表示是数学表达的最高境界,也是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二、 巩固知识,解决问题

 

1、 复习长方体特征解决问题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任务一:制作灯笼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课件出示长方平面展开,元宵中国的传统节日,图是灯笼展开图,能做成吗?根据数据提问题。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表面积

假如你是一位老师,你觉得你的问题同学们能听清楚了吗?

补充:要做一个这样的灯笼,需要多少纸?

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求它的表面积。

2这个灯笼需要多少铁丝?

:如做灯笼的材质是铁丝的话,那需要多长的铁丝呢?

:棱长总和。

们把这个平面展开图围起来就了一个长方体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也就是把平面图形转化成了立体图形。

根据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提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把平面图形转化为立图形的思考过程,之后运用长方体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既注重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又渗透了转化思想,而且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补充时,语言十分严谨,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

课件出示:

学习反思:(1解决这个问题用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

:关于方体表面积的知识。

2些知识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1:盒子四周贴广告需要多少纸?

2: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多的铁丝?

3:要包装一个礼品盒,需要多少纸?

3用这样的知识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1单位要统一

2注意题的要求是求表面积还是求体积或是棱长

通过解决灯笼问题引出三点思考,学生重新回过头来梳理有关长方体的知识,先复习后整理及时的回顾反思引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反思意识,这为我们复习课提供了一很好的思路。

 

练习1鱼缸的学问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已知五块玻璃板,鱼缸的底部用几号玻璃板?这个鱼缸深几分米?如果忽略玻璃的厚度,能装多少水?

小组讨论,汇报。

师:说出你选择的理由

生:鱼缸的底部是用做成的,因为五块玻璃板中各有两块分别相同,由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同可以知道它的底部是用号做的,鱼缸深就是求长方体的高,能装多少水就是求长方体的体积。

师:这位同学根据长方体面的特征运用了排除法来解题,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鱼缸的问题转化成长方体的特的问题,过推理得正确答案,之后动验证让学生先动脑后动手,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形成学习方法,养成严谨实的学习态度。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它们的特点,那么下面的问题怎么解决?

课件出示:

由鱼缸引出的猜想:1)求长方体表面积相关问题时,至少需要几个面?

14个面

师:3个面可以吗?2个面呢?

生摇头

师:请四个属是羊的同学上来,现在阿凡提有四只小羊,他想用最少的木板把它们围起来,你觉得用几块?怎么围呢?

生:让他们都靠墙角,这样用的木板数最少,是2块。

举例是学习数学的种很好方式,通过举例理解长特征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习数学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方法。

 

2)注入25cm的水,鱼缸里有多少升水?这时放入一个铁块,水面上升了5cm,可求出什么?

生:铁块的体积,就是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大家很了不起,其实这是初中物理的知识,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不经意间已经学会了。

对于规则物体体积测量问题,可以转化为等体积的规则物体来测量,让学生体会等量替换的思想方法,更层次的理解体积概念的本质———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不同角度进一步理解体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任务二:盖大楼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哥哥用一些小木块堆成了左边的大楼,弟弟推倒之后摆成四个一起的大楼,那么这个大楼高几层呢?

小组讨论,汇报

9

件出示:1解决这个问题用到了什么知识?

师:用什么知识去解决?

生:可以数木块数,也可以用长方体体积的知识解决。

2关于这个知识,你还知道什么?

3些知识还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理解变中的不变,虽图形发生变化,但所占的空间大小不变,题可从角度去思考,如从小木块的数量局部去考虑,也可长方体的体积整体去考虑,这样的复习题设计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能力们在上复习课选择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标准。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举例1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     底等高的两个容器,要把圆柱体里的水倒入圆锥里,猜需要倒几次?

12

23

:如果需要倒3以得出什么结论?

: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

:利用它们之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推出体积之间的倍数问题。

举例2:把一些沙子先后入两个不同的容器,在这个过程中你又可以发现什么?

生:沙子的体积没变,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练习          公园里有休息底面如图的石凳,上下完全相同,S=520,h=40cm,求石凳的体积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由方体的体积=面积×高,所以石凳的体积V=520×40=20800

师板书V=Sh

师:在用这个公式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有物体是上下粗细完全相同,才可以用这个公式。

 

(边复习边对知识进行整理,鼓励学生特例提出新问题,推动思考的深入,如柱体锥体的体积关系不规则物体石的体积,这些都是从不同角度对长方体体积公式的应用,引导学生把握问题的共性,归纳得出一般规律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任务三:土堆

本地图片,请重新上传件出                          A=25,B=15h=4m,现要把A的土推向B,使得AB地的土一样高,这样B可以升高多少米?,

 

 

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小结使AB地的土样高的过程中,土的量始终没有变,只是土堆的形状发生了

,也就是体积变,底面发生了变化

(由任务二形象的垒任务三为抽象的土堆,虽实质都是体积不变,但任务三对学

生抽象思维的求更高,学生首先要理解问题情境数学的联系,后从问题情境中抽

象出数学问题,分析寻找数学问题中的变化规律和数量关系,最后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

义,这些内容的学习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从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复习课的反思:

l 这节课你能找出的关键词是什么?

l 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l 节课你感觉有什么不足?

l 节课你可以给老师提一点建议吗?

出自己的想法很重要,为这样既解决自己的困惑,同时又可为大家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

作业:用表格或图示整理一下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

 

学习体会:

节课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一单元的复习课,整课以问题情境为载体,通过三个任务由复习到整理到拓展应用,由解决问题到回顾反思整个过程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提高反思意,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很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要求通过复习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学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这是复习课的关键。

通过学习小结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

1、 注重题型选择、问题设计

问题设计要有价值,有挑战性复习课的内容要体现由浅深,要包含定难度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且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通过复习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有一定的提升,起到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的效果。

2、 及时关注学法的梳理与反思

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尤重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学会复习的方法,学会学习这是最重要的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