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为中心”的教学课堂》听后感
(2020-05-30 21:39:12)
贲友林老师作为国内非常出名优秀的数学名师,在我的眼中是大师级的,是我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只能仰视的名人。听了此次讲座,发现其实他和我们一样也只是个普通的一线教师,但因为他多年持之以恒、脚踏实地的努力,才成就出了今天这样不普通的他。
聆听了贲友林老师《构建“学为中心”的教学课堂》的讲座,我惭愧的同时也非常钦佩他。贲老师以白岩松的“东西联大的校训”为开场白——“与其抱怨,不如改变;想要改变,必须行动”。让我对后面的讲述充满了兴趣。之后贲老师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给我们诠释了他所做的各种改变。
首先,贲老师给我课堂教学实验改革提出了三思:1、课堂改革实验,以增加师生负担为代价,实验不会持续下去;2、课堂改革实验,以牺牲学生学业质量为代价,实验不会持续下去;3、课堂改革实验,对学生有所选择,实验不会持续下去。有了这三点思考,课堂教学改革就不是一句空话。
之后贲老师还讲述自己从刚工作时分配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学校开始到现在,自己的一些所作所思。他多年无论工作有多忙碌都始终坚持每天记录自己真实的课堂和思考。而且平日里只要想到什么,他都赶快想方设法的记录下来,记录的字数有时不一定很多,但是却是当时真实的写照。他就连睡觉都是带着思考,他是如此的不可思议反观我自己其实课下都或多或少的反思自己这堂课,但是就像他说的:我们的反思缺失的是没有留下文字的痕迹。这其实就是我时常对学生说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为人师表的我又做到了吗?回想其实在教学中,有很多课都有非常出彩的地方,有做的不够,用的不合适的地方等等,但我常常只是心理提醒提醒自己就完了,虽然当时记忆深刻以为不会忘记,但是时间长了剩下的记忆却真是少的可怜,有些甚至想再去复述下来都因不记得而不可能了,只留下了淡淡的印象好或不好两个词。贲老师激励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做一个有想法的老师,做一个有自己想法的老师;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他是这么说也是坚持这么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