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阳光过客
阳光过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11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课在数学学科中的作用

(2019-05-22 22:50:43)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以短小精炼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悄然而至。而在微时代特色的引领下,信息资源形态的开放化、主体化、碎片化等发展趋势在教育领域不断凸显,以教育资源移动化、教学设计微型化、教学方法多样化为特征的微课模式应运而生。力拓科技在新时代教育的趋势带来微课,微课的兴起必然对传统教育带来相应的挑战,微课模式的兴起并逐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必将成为教育教学领域新的发展方向。
    作为新时代教育者,尤其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深感到微课在促进教学水平,提升学科成绩下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一.实施微课教学可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能更好的满足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个性化学习,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按需选择学习,既可查缺补漏,又能强化巩固知识,学生课外延伸的个性化阅读和学习的最好载体,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内容被永久保存,可供查阅和修正。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充分发挥着微课的优势,针对疑难,重难点,易错点知识精心制作微课,提供给学生。
二.、实施微课能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发展
      在选取课题方面:要求教学目标清楚,教学内容明晰,或针对计算教学,或针对难点突破,或针对课前导入,或针对拓展延伸,择其一点设计教学。加深了教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在设计内容方面:备课时更充分地研究学情,做到课堂无学生,心中有学生。要准确地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吃透教材。要熟练地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因为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教学视频,通过视频组成一个融教学设计、多媒体素材、课件为一体的主题资源包。在提高教师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方面: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易于理解。讲解过程要流畅紧凑。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实际进行的状况,这样才能有一节吸引人的精彩的课。在开拓教师的视野方面:为拓展知识点,就必须查阅资料去充实内容,才不会显得空泛和空洞。那么,在拓展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以实现“隐性知识”,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的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反思提高教师自我批判能力方面:教师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经历着“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们的教学和研究的水平和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更快促进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跟上并赶超时代的步伐方面:做微课,需要了解并掌握许多相关的软件,比如PPT,录屏,截屏等,这就要求教师要更精通信息技术,提升自我。
三.对教育自身的发展
      现在的微课热,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过去录制的大量 “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而全,冗长,难以直接加以使用。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
四.以微课资源整合优势,优化课堂教学资源
      微课模式以视频为主要教学载体,在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下能够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综合性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并充分借助偶发性、碎片化的非线性排列组织形式将传统单一线性的资源组织模式打破,实现综合性教学资源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一个主题式、结构化的资源单元环境,形成一个小容量、多资源的教学资源组织模式。
五.以微课模式的多元化设计,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系统、细致的讲解来向学生传输掌握大量知识,其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教学方法呆板,极大地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微课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微型课程资源,在微课模式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图表、影像、PPT、等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法的应用,在优化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组织方式。目前,以“翻转课堂”“、翻转学习”、“移动微学习”等为代表新的教学方式正在微课模式下逐步推广。
六.借助微课模式的同步性,提高课堂教学反馈的及时性
       听课评价是教学反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课模式下,听课教师可以将已拍摄好的微课视频为评价对象,于授课教师的任一时段、任一画面进行暂停,予以同步评价,提高课堂教学反馈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客观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不断加强微课程资源制作新技术、新理念的学习,更好的把握微课教学理念和资源建设思路,优化微课教学体系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教师而言,微课无疑都是一次思想改革。它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同时,还提供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最终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制作出一个出彩的微课作品呢,以下是我近两年来的一点心得:
一.上好微课要做到“心中有生”,重在“启惑、解惑”.
    “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彻底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翻转课堂”的实施,得益最大的是学生,挑战最大的是教师。在“翻转课堂”里,教师除了对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有科学深透的把握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对教学内容作二次处理,要因材施教,为学生作选择,为学生作取舍,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针对性和简洁性。
微课所讲授的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我认真进行了微课的标准包括其功能、时长、知识点讲解、注意事宜、ppt制作、视频画质等诸多方面的学习,最终深刻地理解了微课的功能:解惑而非授业。微课需要的是真问题、真智慧、真策略,来不得半点水分。教师在这种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中可易于实现“隐性知识”、“默会知识”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并实现教学观念、技能、风格的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制作微课要做到“抓住特点”,重在“为我所用
       正如翻转课堂首创者——美国山区学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所感触的,“翻转课堂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再也不会在学生面前花费30分钟~60分钟来讲解。我们可能永远不会回到传统的教学方式了。”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倾心关注微课,认真研究微课,积极掌握微课的制作和应用,让微课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为我所用。
三.录好微课要做到“抓住要领”,重在“简单实用”
      微课讲解时,要控制语言速度和语言留白,对接学生思维的流速。老师不能按照自己思维的流速讲问题。其实,教师语言流动的速度,不是和自己思维流动的速度一致,而是要和学生思维流动的速度对接。通过控制语言速度,语言留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使学生思维参与到学习中来。
   “微课”的利用必将带来课堂的革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能不能保障学生在家的有效利用,我想这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所能操控的,诸如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家长的作用、学习环境网络的安全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融合性,不是一两个教师就能做到的,我们更需要团队的合作,需要教育大环境的硬件支撑。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落后,信息设备不完备、没有学习终端的农村学校,“微课”的推行必然会受到严重的限制,所以,“微课”还得从城市到农村慢慢发展,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是课堂改革的有效保证。
      其实,翻转课堂也好,微课程也罢,其最终目的都是交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而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学生的发展。我们只能陪伴学生三年时间,三年过后,学生除了我们给他的知识,还能想起些什么?如果有了我们的陪伴,学生在知识之外都能学会勇敢面对,勤于奋斗,快乐生活,那我们的教育也许就是成功的吧。我不知道实施“翻转课堂”距离我们还有多远的路,但我想我们能否先翻转一下自己的思想,学会放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及合作精神,让学生感受尊严和满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