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理答”的重要性
(2014-04-11 16:17:23)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由此可见,课堂上教师“理答”的重要性。何谓“理答”?华东师大的崔允漷教授对“理答”作出这样解释:“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表现有四种形式:积极反应;消极反应;探问和转问;再组织”。它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种评价行为。教师智慧的“理答”,直接影响课堂生成的精彩与否,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及教学进程,甚至是学生的学习态度等。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焦点话题。新课标强调师生交往、互动和对话,而课堂提问和教师的理答行为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形式,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教师的理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它对于高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课堂理答的有效性,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需要。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教育“启发式”教育理论就强调“学思结合”,教师只有实现合理的“问”,才能启发学生深入地“思”,从而实现有效的“学”。“课堂提问”是教学的中心环节,而教师的有效理答正是开启这一理论的“钥匙”。
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中,“顿悟”由此而生。所以教师的“理答”能有效调控问题本身和学生参与答题的方式、方法、要求等,最大限度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中,我们常常看到同样的教学设计在不同执教者身上体现出不一样的效果,名师和普通教师的课堂区别,有效地“理答”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有时,教师对学生回答的一次智慧回应,往往比教师精心设计的一个提问更重要。由此可见,课堂上有效“理答”是多么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