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托班益智区观察记录

(2014-03-16 20:12:16)

课题组成员:王雅琦

托班益智区观察记录:

在我们班的区域中也有一个小小的拼图角,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我为孩子们提供了4块到6块的拼图。孩子们刚刚接触拼图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玩,,也没有什么兴趣,孩子们摆弄一会就放到一边了,于是我就采取平行介入的方式参见活动,和班上三、四个孩子一起将拼图一块一块拼成了一幅完整的“熊猫吃竹子”的图案。孩子们一看到漂亮地图案就高兴得拍手叫了起来:“真好看!真好看!”我说:“小朋友看一看,这幅图拼的是什么?从上到下观察一下,都画了些什么?……”通过这次拼图活动,孩子们对拼图特别感兴趣。

有意思的是,我还发现,同样的一种拼图孩子的操作过程却完全不同。比如,畅畅的操作过程:先把拼图从底板上全部取出放在桌子上,然后先找出四角的拼图位置,就这样开始依次把每一块拼图准确无误的嵌入。

佳佳的操作过程:先把拼图从底板上全部取出,从左上角开始,先找出第一块拼图的位置,然后按图案颜色的深浅依次排列把每一块拼图嵌入。

分析: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拼图活动,每个人又有完全不同的有效的操作过程,这使我认识到这类拼图活动很适合幼儿独立操作探索,教师不需过多地指导。孩子在操作中表现出的个体认知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孩子在做任何事情的过程中,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不仅有水平的差异,还有方式方法的差异,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活动中多观察多了解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