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成都旅游成都四川博物院张大千艺术馆邛窑省油灯万佛寺石刻造像 |
分类: 神州大地 |
成都是一座很棒的旅游城市,不仅景点多、美食诱人,博物馆也一样丰富,比较有名的大型博物馆就有四川博物院、成都博物馆和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此行因为时间有限不可能逐一去,只能三选一,由于已经看过历史更悠久的三星堆博物馆,金沙就不在考虑之内,网上只预约到川博,于是我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仔细参观了四川博物院,看到了“省油的灯”以及“象牙白菜”,一饱眼福!

四川博物院位于成都市浣花溪历史文化风景区,始建于1941年,现有院藏文物32万余件,珍贵文物5万余件。川博拥有14个展厅,其中有书画、陶瓷、青铜器、民族文物、工艺美术、藏传佛教、万佛寺石刻、张大千书画、汉代陶石艺术等10个常设展厅,另外还有4个临时展厅用于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张大千的画堂名为“大风堂”,取自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以及张大千自己喜爱的明末清初画家张大风之名。
张大千(1899-1983年),四川内江人,师从曾熙、李瑞清研习诗文书画,曾一度为僧,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他早年喜欢临摹清初四僧的作品,后上溯到宋、元诸家。擅长山水、花卉、人物、工笔写意俱佳。上世纪四十年代远赴敦煌临摹壁画,画风为之一变,善用重色,饱满浓丽,后创泼墨泼彩画风,五十年代后移居海外,1978年移居台北,1983年去世。
徐悲鸿赞誉他为“张大千,乃五百年来第一人也”。(介绍源自展馆)
张大千一共在敦煌呆了两年零七个月,临摹大量敦煌壁画,川博收藏了张大千及其团队临摹的带彩色壁画195幅,白描粉本作品356幅,印章84枚,是全球所有博物馆中收藏最多的。
展厅内还有一些张大千的其它作品
除了张大千艺术馆,川博的青铜馆也很值得看,可惜竟然闭馆,没有眼福。

明代青花薰炉
邛窑”是中国最古老的民窑之一,分布在我国的四川省境内,以青釉、青釉褐斑、青釉褐绿和彩绘瓷为主,它始创于东晋,成书于南北朝,盛于唐,衰于宋,时间跨度达800多年。下图为唐代邛窑绿釉省油灯。孤陋寡闻的我一直以为“不是省油的灯”只是一句说人的话而已,没想到真有这样的灯。
省油灯为夹层盏,旁边有把,油盛放在坦弧形的灯面,前有短嘴,水从这里注入夹层里,利用夹层中的清冷水降低灯内油温以达到省油的目的。参观博物馆真是涨见识!


“藏传佛教文物馆”
佛像
纸本莲花生大师传
川博里还有“万佛寺石刻造像”展。万佛寺位于成都市西门外通锦桥,相传建于东汉年间,是成都著名古刹。万佛寺遗址自清以来前后四次出土石刻造像约两百件。
右边这尊唐代“金刚力士像”令我印象深刻,那雄健的肌肉、矫健挺拔的身姿、刚劲有力的手臂,充满了阳刚之美。这尊力士像是国家一级文物。
工艺美术馆内有大量精美的玉器、金银器、竹木牙角器、漆器、皮影、鼻烟壶、刺绣等。
熊猫巨型蜀绣,花了十位工匠一年的时间制成。
网红文物 -
花卉纹玉盖碗,青白玉,玲珑剔透。
至少刷了两百层的漆盒
象牙雕笔筒
精美的双面蜀绣 -
一面是猫,一面是狗,毛发细腻逼真,工艺精湛!
皮影
清代象牙雕白菜,栩栩如生,不输给台北
故宫博物院的那颗翡翠白菜吧!

很喜欢下面这尊象牙雕像,细腻圆润,看了令人心生欢喜。
各色鼻烟壶
当日刚好有“天路长歌 -
唐蕃古道沿线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
男女木俑
彩绘泥塑打马球俑
当日临时展馆还有另外一个“彩绘地中海”展览,主要展出距今两千多年前意大利南部坎波尼亚大区的一座重要城市
- 帕埃斯图姆考古遗址公园出土的 134件精美文物。

帕埃斯图姆是希腊传说中海神波塞冬居住的地方,这些文物展示了这座城市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世纪之间的发展历程,呈现了两千多年前“大希腊”的战争与和平。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跳水者之墓”,它是帕埃斯图姆唯一一座内部绘有人物场景的墓穴,里面描绘了一位年轻男子跳入水池的情景。


博文篇幅有限,无法将拍摄的照片逐一贴上。
前一篇:四川游11:大爱成都美食
后一篇:河南·洛阳:中国国花园牡丹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