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游7:成都“武侯祠”与“青羊宫”

标签:
成都旅游武侯祠三绝碑武侯祠游记攻略成都青羊宫游记攻略独角铜羊 |
分类: 神州大地 |
来成都旅游有些地方还是必定要去的,比如“武侯祠”和“青羊宫”。尽管我不是三国迷,也不是道教徒,但这两个地方实在太有名气了,一个被誉为“三国圣地”,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国家一级博物馆,另外一个则是四川省级文保单位和全国著名道教宫观,不能不去见识一下。

大门后右侧有一座唐碑特别值得看,它是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刻立的,距今1200多年的历史。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由唐代名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镌刻,其文章、书法和镌刻都极为精湛,被誉为“三绝碑”。

左侧是一座明碑,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刻立,张石彻撰文,高登立石。

进入二门,匾额上写着“明良千古”四个大字,由康熙年间四川提督吴英所撰写的,意思是明君良臣,千古垂范。

这是“汉昭烈庙”大殿,正中是刘备的塑像,坐高3米,全身贴金。
沿着中轴线再往里走就是“武侯祠”,即诸葛亮殿,匾额为郭沫若手书。
武侯祠面阔五间,中间有诸葛亮塑像,上方悬挂“静远堂”匾额,表达了诸葛亮一生的情操。

在殿前发现了这只极具特色的香炉,炉口边上有一对抱财童子,神态生动,难得一见!

“武侯祠”后方就是“三义庙”,现存建筑为道光年间遗存。

在殿前发现了这只极具特色的香炉,炉口边上有一对抱财童子,神态生动,难得一见!


“武侯祠”后方就是“三义庙”,现存建筑为道光年间遗存。
中轴线西南侧是“惠陵”,由照壁、山门、神道、寝殿等组成。“惠陵”是刘备陵墓的法定称号,据史书记载,墓中还葬有刘备的甘夫人和吴夫人,为夫妻三人合葬墓,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保存完好从未被盗。
进入武侯祠的园林区,这是盆景园。
路过“喜神方”,民俗认为这是喜神所在的方位,趋之可得吉避凶。
桂荷楼
旁边的亭子
我们在亭子里坐等中午游客少了点再过去留影
“青羊宫”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始建于西周,初名“青羊观”,公元881年唐僖宗因避黄巢之乱在观中逗留,后下旨修建并改名为“青羊宫”,可惜都毁于明代,目前的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下图为山门,门口一对石狮气势不凡。青羊宫门票10元。

青羊宫占地12万平米,规模宏大,山门后方是“灵祖殿”。

沿着中轴线前行

来到“混元殿”,这是青羊宫的第二大殿,里面供奉太上老君。

“混元殿”之后是一片花圃,中央有一座“八卦亭”,它是青羊宫内保存最完整、外表最华贵的建筑。八卦亭高约20米,建于重台之上,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亭身为圆形,寓意天圆地方。

由于来得比较早,里面没有游客,不少当地老人一大早就来烧香拜拜。
殿前不时可见道长们进进出出

三清殿前有两只铜铸青羊,它们可是青羊宫的镇宫之宝。右侧为双角羊,是成都信徒于道光九年捐赠的,左侧为一只单角羊,为雍正元年清朝大学士捐赠。单角羊包含了十二生肖的特征,即鼠耳、牛身、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头、鸡眼、狗肚、猪臀。上前仔细看的确有部分像,但有些比较牵强。见到很多香客上前摸羊,据说身体哪里有病就摸摸铜羊身上相应的部位,病就会消除。发现铜羊的腰腿被摸得锃亮,估计腰腿不好的人很多。

“三清殿”之后是“斗姥殿”,供奉道教中的女神斗姥。



三清殿前有两只铜铸青羊,它们可是青羊宫的镇宫之宝。右侧为双角羊,是成都信徒于道光九年捐赠的,左侧为一只单角羊,为雍正元年清朝大学士捐赠。单角羊包含了十二生肖的特征,即鼠耳、牛身、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头、鸡眼、狗肚、猪臀。上前仔细看的确有部分像,但有些比较牵强。见到很多香客上前摸羊,据说身体哪里有病就摸摸铜羊身上相应的部位,病就会消除。发现铜羊的腰腿被摸得锃亮,估计腰腿不好的人很多。


“三清殿”之后是“斗姥殿”,供奉道教中的女神斗姥。


“斗姥殿”后方是“玉皇殿”
去之前完全没料到“青羊宫”的规模有如此之大,比一般的佛教寺院占地面积还要大出许多,这也是我见过的最大的道教宫观,来此游览算是开眼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