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福州金山寺游记洪塘金山寺福州乌龙江金山寺五宝江中寺庙金山寺杂谈 |
分类: 走遍福建 |
记得很多年前去镇江金山寺游览时,只见寺不见水,感觉有点失望,沧海桑田,如今的镇江金山寺已经与陆地相连,没有了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意境。某天突然看到一张福州金山寺的黑白老照片,眼前一亮,只见云水朦胧中有一座古寺立于江中,像极了我想象中金山寺该有的样子。这座寺庙便是福州洪塘金山寺,它位于闽江下游的乌龙江中,四周环水川流不息,寺、塔、榕连为一体,意境十足。

这是今日的金山寺,水绕金山,霞光满天。感谢拍摄者,令我得以欣赏到金山寺最美的样子。
墙上的浮雕组画
终于见到这座心心念念的寺庙!它依旧屹立在江中,但由于今年少雨,水位下降,寺前的岩石都裸露出来。
这里原是洪塘渡口,据说在没有建大桥之前往返福州城都要在此上下船,渡口边有“清水亭”一座。
渡口边的石碑上记载,金山塔寺原名“金山塔庵”,又名“塔湖兰若”,相传始建于宋,屹立江心中有高约十米的七层八角实心石塔。明名将张经、学者林龙江、状元翁正春和吏部尚书曹学佺相继读书著作于此。近代名儒林纾到寺作画题咏。寺屡圮,一九三四年秋洪塘群众集资重建。
此处是闽江下游的乌龙江

上金山寺仍要小船引渡,只是寺庙的渡口距离岸边仅有几十米,船夫不用划桨、也不安装马达,全靠拉绳前进,别具特色,但我觉得若能划桨过江会更有意境些。不过6元的门票当然不能指望划桨啦,拉绳已经不错了,至少环保,还没有噪音。


金山寺的牌匾为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老先生所书,是金山寺的五宝之一。两边的对联为理学大师朱熹在寺中讲学时写的:“日夜长浮不用千篙争上水,乾坤屹立独能一柱砥中流”。第一殿为“天后宫”,祀妈祖娘娘,是道家的道场。不奇怪,有水的地方大都有“天后宫”。
妈祖殿后方有一天井,中间为这座建于五代时期(公元960年)的七级八角石塔,千百年来风吹雨打仍然屹立不倒,有着“闽江第一塔”的美誉,古时候在闽江中起着导航作用。
塔后是“大慈楼”,横匾为刘海粟88岁高龄时为金山寺所书,据说是刘老的封笔之作,也是金山寺的五宝之一。
内院左侧边门外有一“状元亭”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寺院前标志性的古榕树
也能看到寺院后的连理古樟树,这也是金山寺五宝之一,相传为明朝当地状元翁正春在金山寺读书时所植,树高二十多米。
再贴两张网图,遥想一下当年金山寺的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