璀璨埃及17:跨过苏伊士运河,踏上西奈半岛

标签:
苏伊士运河游记伊斯梅利亚渡口西奈半岛游记巴列夫防线埃以战争 |
分类: 境外游记 |
苏伊士运河(The Suez
Canal)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每年有数万艘大型轮船通过这条人工水道,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运河未开凿之前,从亚洲去欧洲的船必须绕过好望角再北上,而苏伊士打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缩短了近万公里的航程。打个比方,从我国出发的货轮只要绕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从亚丁湾穿过红海,再经苏伊士运河就可轻松到达地中海。

从网上找到几张图片,可以更清楚了解这条运河。

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将近四千年前的古埃及,历史上几经挖掘又几经荒废,直至19世纪50年代,法国人又再次开凿,历经11年,运河于1869年11月17日通航。苏伊士运河全长190公里,水面宽280-345米,深22米。为了加大通行量,埃及于2015年又开凿了另外一条长35公里的运河,并拓宽和加深了老运河河道,如今新旧两条苏伊士运河同时使用。



话说那天吃过午饭,我们直奔苏伊士运河。抵达运河区,瞬间感觉气氛紧张了起来。先是护照被收走,然后被告知不可随意拍照,只有在指定区域才能拍。

苏伊士运河全程的三个城市苏伊士、伊斯梅利亚和塞得都分别有渡口,我们是在中心城市伊斯梅利亚的渡口上船的。

靠近码头时,可见刚从西奈半岛乘船过来的埃及人,拉着大包小包走在路上。

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目前苏伊士运河是由埃及军方管控的,码头上到处可见持枪的埃及军人。我们这次跨河去西奈半岛,必须由持枪的埃及旅游警察全程护送。偷偷在车里拍了一张,太紧张,焦距都没对好。


运河边

河宽才两三百米,对岸的西奈半岛清晰可见。

下车站在指定区域,允许拍照。只见一艘客船正要出发驶向对岸,船上的埃及人好奇地盯着我们看。

来个全景

突然一艘巨大的货船从面前驶过,我是第一次亲眼目睹如此大的货轮、以这么快的速度在我面前移动,非常兴奋。由于苏伊士运河太狭窄,巨轮通过时都要由熟悉地形的埃及当地船来领航以保证安全。

接驳船来了

车子直接开上接驳船,人们纷纷下车。

我爬到了最高的驾驶室那里去看风景

站在这里看运河视野非常好


岸边有大幅标语:欢迎来到埃及!

这是护送我们去西奈半岛的旅游警察,全副武装。据说以前曾经在别的旅游景区发生过恐怖袭击事件,有不少游客遇难,后来比较危险的地区都配备了旅游警察护送。

接驳船抵达西奈半岛,下船乘车继续前进。

西奈半岛(Sinai Peninsula)是连接亚洲和非洲的一个三角形半岛,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埃以战争中曾经被以色列占领,以方在这里建造了著名的“巴列夫防线”。1973年埃及军队趁着斋月期间,仅用6个小时就突破了巴列夫防线,收回部分西奈半岛。八十年代根据埃以和约,西奈半岛全部回归埃及,如今它是埃及在亚洲的国土。
我们抵达当年埃以之战的主战场

这里看起来还是一片萧条

沙地上有不少当年参战的坦克

我们先是参观了军事博物馆


又下地道,参观当年巴列夫防线的前线指挥部。巴列夫防线是当年以色列为了长期占领西奈半岛而修筑的防线,沿着苏伊士运河东岸长175公里。1973年10月6日埃及军队八千人组成敢死队,使用高压水枪,仅用6个小时就摧毁了这条号称“固若金汤”的巴列夫防线。我们的埃及导游说到这一段历史时,脸上写满了自豪。






参观完巴列夫防线,原路返回苏伊士渡口,旅游警察的车仍然在前面开道。
回程的接驳船还是挤满了人和车

这次我站在接驳船最前端,风很大,又有一艘巨轮像山一般的在我面前快速移动,此时夕阳西下,那情景至今难忘!


离开伊斯梅利亚,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继续赶路,靠近开罗时遇到大堵车,那天很晚才抵达酒店。


这次我站在接驳船最前端,风很大,又有一艘巨轮像山一般的在我面前快速移动,此时夕阳西下,那情景至今难忘!


离开伊斯梅利亚,天已经完全黑了,我们继续赶路,靠近开罗时遇到大堵车,那天很晚才抵达酒店。

以前上班时总在文件和地图上看到苏伊士和塞得港,非常向往,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亲自跨过这条著名的运河。虽然这一天的行程比较辛苦,但还是感觉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