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20:九日山

标签:
九日山摩崖石刻群九日山祈风石刻姜相峰泉州九日山游记杂谈 |
分类: 走遍福建 |
泉州可谓遍地是国保,这点毫不夸张,就连名气不算大的“九日山”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山的名字有点奇怪,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古人每逢九月初九都要来此地登高望远,另一是说德化戴云山有位道人曾经走了九日才到此地。重阳登高的习俗各地都有,在泉州高度胜过它的山也有得是,为何唯独此山得名,所以我更倾向于相信第二种说法。如今的“九日山”是全国5A级景区,以众多摩崖石刻闻名,有着“山中无石不刻字”的美誉。

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拜访了九日山。走过售票处迎面可见两座寺庙,“延福寺”和“昭惠庙”。延福寺始建于西晋太康九年(公元228年),是泉州最早的寺院。
到达这株老龙眼树
泉州在宋元时期是东方第一大港,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来自亚非各国的客商云集。当时的帆船都是靠季风驱动,所以每年的夏冬两季官吏都会在九日山脚举行盛大的祈风仪式,祈求海神保佑“番舶”航海顺风,仪式过后会将盛典状况摩崖刻石记载,这就是九日山祈风石刻群的来源。
从西峰祈风石刻群再往上,到达九日山摩崖石刻,此处是九日山的标志性景点。
九日山的西峰又称为“高士峰”,因唐代诗人秦系隐居于此而得名。秦系是浙江绍兴人,赴举不第索性四处游历,来到九日山西峰后觉得不错就隐居下来,专心注老子道德经。
继续攀登到达西峰最高处“石佛亭”,亭内有五代时期的一尊石佛,高7.5米,肩宽1.86米,跌坐于莲花座之上,神态安详自若。石室正门题匾“洞天别现”。
从石佛亭继续前行到达北峰,沿着小道一直往前走就是“八戒石”。据说这两块石头像猪八戒,实在有点牵强,估计是这段路没什么景点,也就随便发挥想象命名一个。

由于去得比较早一路上没有游客,四周静悄悄的。从北峰到东峰需要穿过一大片山谷和墓地群,清明过后漫山遍野的墓地一下子全部显现出来。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单身女性需谨慎穿越。


到达东峰。据说唐代宰相姜公辅被贬后来泉州,上九日山拜访秦系,两人相见恨晚,于是干脆在东峰结庐而居,和秦系当起了邻居,后人便将东峰称为“姜相峰”。

山上果然到处是石刻


从姜相峰直下,到达“东台庙”。


东台庙前视野宽阔,有观景平台。


从东台庙一路下台阶到达“廓然亭”,这个亭子是重建的,原来的亭子为北宋天台无可禅师所建。

“廓然亭”往下很快就到达东峰石刻群,这里也有许多摩崖石刻。

旁边就是“菩萨泉”,很不显眼。


结束游览后站在山门广场上回望九日山东西二峰,发现自己表现不错,竟然一鼓作气上下绕了一大圈。平常路走多了膝盖总会隐隐作痛,可每次一到景区就特别神勇,估计喜欢玩的人大都如此吧。

前一篇:福建泉州19:灵山伊斯兰教圣墓
后一篇:福建泉州21:南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