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12: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

标签:
泉州旅游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摩尼教摩尼光佛石雕 |
分类: 走遍福建 |
“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这句话用来形容泉州文物古迹的丰富程度并不为过。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的泉州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口,也是全球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的古城。泉州地区遍地是国宝,比较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安海的安平桥、南安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惠安崇武古城墙、市区里的洛阳桥、清源山老君造像、开元寺、清净寺、德济门遗址、天后宫和泉州府文庙等等。

海交馆里展出了大量沉船出土文物、外销陶瓷器和我国历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


独木舟 & 羊皮筏
这是海交馆里的泉州宗教石刻陈列馆,里面陈列大量不同时代各宗教的遗物,这些文物混合了中世纪中西方的文化元素。

清天主教墓碑

基督教天使石刻

元代须弥座祭坛式墓垛石


印度教毗湿奴石雕立像

印度教中的林迦和神像石刻

印度教寺庙和祭坛构件

晋江草庵摩尼光佛石雕像复制品,真迹在晋江草庵里。我一直都很想去草庵探访,但愿早日成行。

摩尼教、又称为“明教”,“牟尼教”、“明尊教”,是公元三世纪中叶波斯人摩尼所创立的世界性宗教。公元6-7世纪,摩尼教传入中国新疆地区,后传入中国内地,唐代最为盛行。唐之后的摩尼教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融佛教、道教和民间宗教为一体,以泉州晋江最为典型。晋江草庵的摩尼教遗存证明直到14世纪后该教依然流行,并与民间巫术结合,朝着驱鬼逐魔的民间宗教方向发展。如今当地人依然称呼摩尼教创始人为“摩尼公”,并奉为地方保护神给予祭拜,香火不断。
(静云注:以上文字摘自展馆介绍)
后一篇:福建泉州13:禅林胜境“承天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