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淡水“小白宫”与”红毛城“

标签:
台湾自由行淡水旅游小白宫红毛城淡水码头 |
分类: 神州大地 |
这里说的“小白宫”与真理大学的“小白宫”是不一样的地方,它原是清朝时期淡水海关税务司的官邸,专门供洋官员居住,当地人称为“埔顶三块厝”,后来那些洋官员撤出台湾后,小白宫逐渐变得无人问津,继而荒废,甚至一度差点被拆除。1997年在淡水学者专家们的呼吁下,小白宫被保留了下来,并重新修整后对外开放。又一处历史古迹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开发。
小白宫为西班牙回廊式建筑,共有11个半圆拱圈,正面有八个拱圈,东、西各有四个拱圈,给人以对称和谐的美感。
这是小白宫内的公厕,跟小白宫的风格很相似,远看还以为又是另外一栋小别墅。
草地上见到一群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在拍摄一个漂亮MM,就顺手也拍了她几张。一看就是专业模特,姿势表情都很到位。长得也漂亮,我们跟着养眼了一把。
离开小白宫时问门口的工作人员“红毛城”如何走,没想到遇上一位既热情又专业的人。她先是问我们喜欢爬坡还是喜欢走平路过去,逛了一整天,我们当然想走平路啦,她说若不想爬坡,那就从真理大学的大礼拜堂旁边进入。事实证明果真如此,从那里进入完全不需要爬坡。
红毛城建于1628年,原名“圣多明哥城”(San Domingo)
,
是当时占领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所建的,后来荷兰人打败了西班牙人,
这是红毛城里面的英国领事官邸,一座两层的红砖洋楼,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淡水河。
红毛城景区主要由领事馆、主楼和南城门三个部分组成。下面这栋红色建筑就是主楼,正方形,长宽各50米,外墙有2米多厚。
有好几群台湾的学生也来红毛城参观,他们坐在地上听老师讲解,并踊跃地回答问题,听完全部介绍后才进入参观。听见老师交代他们不能触碰里面的东西。
红毛城的门口插着九面旗子,它们代表着红毛城300多年来的历史演变过程。从1628年到1980年期间,曾经有西班牙、荷兰、明朝郑成功、清朝、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华民国的旗子在这里飘扬过。
明朝郑成功时期曾在淡水河口驻兵,并将红毛城设为粮仓。清雍正二年整修过红毛城并增设了四城门。天津条约后淡水开港通商,1867年英国与清廷签署永久租约,将红毛城设为英国领事馆。1941年日本占领红毛城。二战结束后,1948年英国重回红毛城。1972年英领事馆撤出红毛城,并委托澳大利亚代管。同年因为台湾与澳大利亚断交,就委托美国代管,直至1979年台湾与美国断交。1980年经全力交涉后,台湾最终收回了红毛城。一座小小的城堡,经历了台湾三百多年的历史沧桑,令人唏嘘!
这就是南城门
因为当天下午天气阴沉,看不到落日,我们就没有再继续前行去渔人码头,而是返回捷运站乘车前往北投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