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基隆:奇特的“仙洞岩”

标签:
基隆旅游仙洞岩海蚀洞仙洞公园圣安宫 |
分类: 神州大地 |
基隆(KeeLung),旧名为“鸡笼”,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是台湾的第二大港口。历史上的基隆曾经是台湾万商云集的重要港口。1626年西班牙远征队就是在基隆港登陆的,没过几年被荷兰人打败,后来郑成功打到台湾,再后来1895年清廷签署了《马关条约》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了日本人,台湾开始了长达50年的日据时代,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光复。
著名的歌曲《鼓浪屿之波》里有这么几句歌词:“鼓浪屿四周还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 可见基隆跟厦门的关系不一般,基隆的本省人祖籍绝大部分都来自闽南一带。
走出基隆旅客码头,前面不远处就是基隆火车站。基隆火车站特别小,相当冷清。出发前手机开通了国际漫游功能,给我的朋友发了条短信,得知她还在路上。在车站里面的7/11便利店买了一张悠游卡,充值了500元新台币。
很有必要介绍一下悠游卡,自由行必备神器。这个卡主要是用于大台北地区的捷运、公交车和超市商场,据说在宜兰、台南、台中搭乘公交车也可使用,总之我这次是全程使用畅通无阻。悠游卡可以在捷运车站里买得到,我朋友是在捷运买的,买卡不需要钱,直接充值,离台前余额可以退。我是在7/11便利店买的,买卡要100元新台币,然后再充值,余额可以退,但不能退卡。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了,因为在基隆没有捷运站。虽说便利店买贵一点,但马上就可以用,方便最重要。
台湾的绝大部分火车站都提供大件行李寄存服务,我将行李寄存在基隆火车站,收费为30元新台币,这样就可以轻松地游基隆了。
没多久我朋友抵达火车站,我们的第一站是基隆的“仙洞岩”。上公车的时候非常拥挤,车上的人一大半竟然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年人,顿时觉得台湾的人口老龄化比我想象的严重。车子开了很久,沿途看到基隆的市景,不少地方道路都是斜坡,两边的房屋依山而建。一直开到乘客们几乎都下光了,我们才抵达“仙洞岩”。
“仙洞听潮”是基隆八景之一,仙洞附近自古便是清军基隆重要营盘所在地。仙洞岩是天然的海蚀洞穴地形,相传有仙人在此修行而得名。
想必昔日海水能入洞才会形成这样奇特的洞穴景观,如今沧海桑田,海岸上升,它已经离海有一小段距离了。仙洞岩里面共有三个洞,洞洞相连。这是最前面的一个主洞,供奉观音菩萨。
继续进入里面的右洞
最里面是一个大洞,供奉着三宝。
沿路返回主洞,发现主洞的左侧还有一个异常狭窄的小洞,很神秘。
还好我们进去那时候没有人
这个洞宽窄起伏不一,很多地方一个人通行都很困难,必须取下双肩包才可通过,某些地方要蹲下来,前后背贴着石壁走,令我感觉像行走在某个一线天里,只是这里是个洞,见不着天,要不是一路有灯,一定是黑乎乎的。这个左洞有大约80米长,但我没有坚持走到里面的石室,走了一段后觉得缺氧,就原路返回。
在洞内建庙我见过不少,但在这么幽深的海蚀洞里建庙还是头一回见。
这里有个大平台,可以俯瞰基隆港。基隆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海湾深入,所以这段的海看过去很像一条江。
虽然圣安宫历史不长,始建于1958年,但香火鼎盛,因为自从圣母坐镇这里后,庇佑了一方百姓。
圣安宫的石雕精美绝伦,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第一次看到女门神
去仙洞岩,可以在基隆火车站旁边的公交车站乘坐301路公交车,上车刷悠游卡,直接抵达仙洞岩门口。不少人去基隆基本上都是奔着庙口夜市去的,但若时间充裕,基隆还是有不少地方值得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