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兰若静云
兰若静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0,333
  • 关注人气:2,1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2014-10-19 11:14:20)
标签:

厦门中华东片区

刘大宗祠

仁海艺术馆

德化白瓷

杂谈

分类: 厦门风情

以前走在镇海路双十中学附近的路段上,总会看到一处高出地面约两米的破旧宗祠,旁边有一株高大茂密的古榕,它便是“刘大宗祠”。据说刘氏族人早在宋代就已迁入福建,曾经是一大望族。刘大宗祠自清代以前就已经存在,于1933年重修过一次,之后由于多年缺乏维护使得宗祠部分坍塌,破落不堪。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刘大宗祠的原址上出现了一座新建筑“仁海艺术馆”。艺术馆侧面有一尊袒胸露腹、笑脸洋溢、舒展双臂的弥勒,非常醒目,下面还有有几个字“今天是好日子”。虽然整体主建筑还是传统风格,但已经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我一直挺好奇这里面如今是什么,那天路过时走进去参观了一番。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大门的左侧有露天茶座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右边是个新牌坊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新牌坊上镶嵌着老牌坊的“刘大宗祠”四个字石碑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牌坊后面是一个仿制的德化窑炉和不少烧制陶瓷时使用的匣钵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后面就是那株古榕树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仁海艺术馆的正门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中国白”是法国人对明代德化白瓷的赞誉。艺术馆的玻璃展柜里陈列着不少瓷雕作品,每一件都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背面是陈仁海先生的大幅照片,据里面的工作人员介绍,他的作品经常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其他国家元首。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陈列柜里还有不少茶具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艺术馆的后院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详细地参观了一圈,感觉除了牌坊上那“刘大宗祠”四个字的老石碑外,没发现仁海艺术馆与刘大宗祠有什么关系,原来这座艺术馆是在原址上仿造刘大宗祠重建的。

 

从网上找到两张照片,非常感谢拍摄者,让大家能够看到刘大宗祠原来的样子。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老厦门影像(14):“刘大宗祠”与“仁海艺术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