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厦门影像(7): 小走马路1号 - 洪怀仁堂

标签:
白厝墓巷武当分镇巷金新河厦门小走马路洪怀仁堂 |
分类: 厦门风情 |
厦门是一座值得慢慢行走细细品味的城市,尤其是那些老城区,虽然杂乱无章貌不惊人,但只要有心总能有新发现、新惊喜。我的这次老街探秘可以说惊喜不断,连自己都意料不到。
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上次探秘同文顶,因为被狗惊吓只好放弃旁边的小巷不敢进入,这次专程又从这里走起。去之前没有做任何功课,只是想看看这个片区,拍拍小胡同而已,没想到邂逅了三座精美古厝。
这一带小巷纵横,有如迷宫,一钻进去基本上没有了方位感,只能凭感觉不停地穿梭。
以前听我妈说过“小走马路”,没想到在这里。
这是那天探秘的第一个惊喜:小走马路1号 - 洪怀仁堂。
看到这座古厝,精神为之一振,但悲催的是当天我犯了一个极其低级的错误,好不容易冒着炎热背上沉重的单反出去拍,出发前在电脑里删除照片后居然忘了插卡进去,幸亏还随身携带了小卡片机。
小巷很窄,没有任何退路,用尽了卡片机的广角也只能拍成这样,仰到脖子发酸。
门楣上的石刻字隐约可见“XX衍派”,想必又是文革期间被毁的。
铁门只开一小缝,我轻轻推进去,里面有位大伯很奇怪地看着我,赶紧上前解释。大概我面善又说得一口地道的厦门话,看起来也不像坏人,大伯说他刚好要出门,但可以等我一会儿,让我拍摄。这是一楼正厅。
两边的耳楼
铁门背面可见石刻字“孝友为家庭之祥瑞”,石刻上方还有字,可惜也被毁了。
整栋大楼有着浓郁的西方建筑风格,看起来特别眼熟,因为鼓浪屿有很多类似的老宅。
“家庭教育”下面可见“洪怀仁堂”四个字,应该是这栋建筑的名字,并有英文
"A.
老伯似是“洪怀仁堂”的后人,经他的同意,我进入大厅拍摄。可惜二楼已经出租,无法从一楼直接上去。
我只能继续站在天井里仰望
楼的每一处细节都经得起推敲,非常细腻。
不敢耽误老伯太久,也没时间仔细问问他这座楼的历史,老伯匆匆要出门,不过已经很感激了!
外面的木质百叶窗,以前我鼓浪屿家里的窗户就是这样的,看了非常亲切。
老伯走后,我还站在门口,久久不舍得离去,在那里不停地拍。
精美的雕花铁门,快90年了,还如此结实,如今的工艺恐怕无法达到这种境界。
连旁边小门的造型都特别优美
站在旁边的小巷竭尽全力也只能拍出这栋楼的一小部分。
这是“洪怀仁堂”旁边的一栋不知名的房子,很有看头,但我转了一圈,没找到进去的门,问过旁边居民,说很难进入,要从旁边的“华南教育中心”里面进去,那里周末没有人可以开门,只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