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风光】古龙酱文化园

标签:
厦门同安古龙酱文化园古法酿造打酱油 |
分类: 厦门风情 |
乍一看可能感觉这张图片像是PS出来的,其实它是古龙酱文化园里的那6万口真实的酱缸组成的方阵。这个地方是古龙食品有限公司的酱油晒场,也是全亚洲最大的传统酱油酿造晒场,该公司以拥有最多的传统酱缸而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古龙酱文化园位于同集路上,刚开放不久,我也是在报纸上看到报道而萌发了去那里看看的念头。虽然在岛外,但不开车的人去那里还是挺方便的。先乘BRT快1A或B,往厦门北站方向,在嘉庚体育馆站下车,靠右边下楼梯,直接在楼梯下等658号快线公交车,跟司机说到潘涂站下即可。(658号站牌不显示潘涂站,所以一定要跟司机说)在潘涂站下车后再往前走200米就看到这个大门了。
晾晒场是不能进入参观的,但有较高的平台供游人观赏。
当然要更好的拍摄酱缸,还是要乘电梯到9楼或者10楼(记不清楚了)往下拍,效果会更好。我很幸运,正不知哪里可以乘坐电梯,刚好来了个旅行团,我直接混在队伍里面跟着一路走,一路听导游介绍。
下面是这些酱缸的图片
整齐的酱缸方阵,蔚为壮观!
这里将近6万只的酱缸都是三三两两从民间征集来的,所以颜色并不统一。为何要从民间收购是因为来自民间的酱缸年代比较久,很多都是解放前的产品,想必当时的制缸技术比较好,不像如今什么东西都要偷工减料,而且也比较透气,是如今的新酱缸比不上的。
据介绍,摆缸的地面也很有讲究,制豆豉的缸要摆在水泥地上,而酿造黄豆酱油的缸则要摆放在泥地上。
站在晒场旁边,浓浓的酱香扑鼻。
通过参观展览,才知道一瓶酱油需要经过以下这么多道的工序:
选豆 - 泡豆 - 蒸豆 - 拌豆 - 醅间 - 翻醅 - 入缸 - 加盐 - 日晒 - 夜露 - 抽油 - 检测 - 杀菌 - 沉淀 - 醇化 - 检验 - 装瓶。
拍摄完酱缸,顺便参观旁边的奇石馆。
奇石还真是惟妙惟肖
接着返回一楼参观酱文化展区,这里展示了酱的起源与历史。
古龙公司的发展历程
下面这个有点创意,这是台罐头封口机,本来是介绍古龙罐头是如何封口的,但却有个新创意称为“封存梦想处”,游人可以买一个5元的古龙空罐头壳,将自己的梦想写在一张纸上放入里面,然后封存,几年后再取出。
这只是世界上沿用至今的最大的酱油桶,被评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
酱文化厅出来后,紧接着进入葡萄酒窖走廊,里面介绍葡萄酒的文化和历史。
最后是古龙食品展示中心,里面出售各种古龙产品,游客可以顺便打几瓶酱油回家。古龙的酱油不便宜,但相信质量应该不错。最贵的一瓶酱油将近400元。便宜一点的黄豆或黑豆酱油415毫升27元,比较推荐买黄豆酱油,它是古法日晒缸酿的,不含防腐剂,无焦糖色。黄豆和黑豆酱油我都买了,回家后才发现黑豆酱油含山梨酸钾(防腐剂的一种),而黄豆酱油就没有标明含山梨酸钾,价格一样,所以还是推荐买黄豆酱油。
有点佩服古龙公司,能将酿造酱油这件事情搞成规模这么大的一个酱文化园,挺不简单的。目前酱文化园还没有对外收费,相信不久的将来估计会变成一个旅游景点,所以想去参观的人还是尽早去,顺带打点酱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