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平和(4):芦溪明珠-丰作厥宁楼

标签:
福建平和芦溪镇丰作厥宁楼单元式圆形土楼旅游 |
分类: 走遍福建 |
100多年前,外国摄影家曾踏足过芦溪的土地,并拍过数张“丰作厥宁楼”的黑白明信片,但遗憾的是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座老宅一直默默无闻,不为外人所知,直到厦门电视台的资深媒体人高振碧先生凭借着明信片上的资料以及央视《土楼探秘》摄像师寄来的两幅美国基金会拍摄的照片,历尽艰辛才在平和县芦溪镇找到了这颗明珠 - “丰作厥宁楼”。
上面这张照片是我在参观“丰作厥宁楼”时,在当地住户一位老大爷家里翻拍的。照片看起来像是一幅水彩画,记录了丰作厥宁楼的胜景,下面有两行模糊的英文字,我只能看清楚“apartment"这个单词。照片里的这张画出自谁之手,大爷也说不清楚,总之是他们家收藏的。
我们平和之行的目的地之一就是这外国摄影家眼里的中国式的公寓楼 -
丰作厥宁楼。
一大早从九峰镇出发,我们目标明确地直奔芦溪镇。一路上大家照样有说有笑,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抵达芦溪镇,这时GPS停止指挥,我们只能沿路问乡亲丰作厥宁楼如何走。当地人似乎对这座土楼的名字比较陌生,有人指左,有人指右的,我们在那小范围内绕了一圈还是找不到。这时漫山大师没忘了消遣头驴新买的GPS,说肯定是买了山寨货,头驴苦笑着说漫山又来踢馆了,漫山回敬没有反对党,怎么能进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最后我们在桥边停了下来,当地人说,土楼就在前面,沿着溪边往下走就到了。
在我的感觉中,每一座大气的古建筑前,似乎总会有那么一条小溪,溪边总要有一颗大树,丰作厥宁楼也不例外,只是这古榕树大得用尽我照相机的广角也无法将其尽收其中。
从桥头的斜坡下去,左边有一座迷你土地庙,旁边窄小的通道上人来人往的。
村妇在相当浑浊的溪水里浣衣
走不了多远,再一次令我惊喜,不远处又有一株榕树,枝繁叶茂尽情伸展。
榕树的背面就是丰作厥宁楼的正大门,楼门的石匾上刻着这四个大字。据说过去的楼联是“丰水汇双潮十二世开疆率作,厥家为一本亿万年聚族咸宁”,楼名便是取自这联的头尾字,也不知为何如今石柱上刻的不是这幅对联。
从里面望大门外
远景
这是长达24米的甬道,地上铺着石块和卵石。
上前细看,石块上有龙凤鹿鹤等吉祥物,石块摆放参差不齐,很显然是后人从别的废旧老建筑那边搬过来铺上的。踩着这样的石块前行,心里有种暴殄天物的感觉。
24米甬道上还有不少土鸡在散步
丰作厥宁楼是芦溪当地大族叶氏第12世子孙叶长文在清康熙年间建造的,由于工程浩大,历时40年才完工。据说楼里最鼎盛时期曾经住过600号人。
厥宁楼的圆埕直径77米,令我比较欣喜的是,圆埕的地面还是原汁原味的河卵石,古意盎然。
厥宁楼已经有部分损毁于大火中,高温使得过火的土楼表面形成了非常坚硬的保护层,经久不塌。
券门前站着不少白发老太太,看见这么多人来参观,也来看热闹。
大圆埕中间是一口极具特色的三眼井,比较罕见。水井的排水道直达圆埕边缘的水沟。
丰作厥宁楼跟九峰的龙见楼一样,也是单元式土楼,即每一个券门里面都是一户独立的人家,每户人家都有四层楼和独立院子,绝对是豪华级的apartment。
经当地的一位大爷同意,我们进入他家参观。券门里面有一个小天井,穿过小天井,里面还有一个的天井,这是在楼梯上往外拍摄的场景,大爷家的灶头就在入口处。
天井旁边就是楼梯,楼梯下也算是一个小起居室了。
二楼的窗户
三楼往外拍,两边的房子。
这是俯拍的中心大圆埕,可惜对面有一排极煞风景的新建筑。
丰作厥宁楼楼高四层,每层有72个房间,一共288个房间,鼎盛时期住600个人。100多年前年老外来这里拍摄的时候,不知是否会对这么个人丁兴旺聚族而居的中国式apartment感到惊奇。
刚出生的小猫怯生生地看着我
楼里的小孩憨厚的笑脸
还有这口三眼井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走出丰作厥宁楼大门,又看到这株华盖般的大榕树,岸上还有不少石头镶嵌在水泥板上,我估计是当地人休息的场所吧。
坐在榕树下,看着面前的小溪,远处的田野,夏日里一定相当惬意。
再往回走,又见桥边入口处的大榕树,但这一段特别脏乱,溪边扔满了垃圾和废弃塑料袋,惨不忍拍。
我一直在想象一个多世纪前外国摄影家拍摄时那青山绿水的景象,今天从网上找到了两张照片贴在这里,就让我们在照片里慢慢回味当年的芦溪风貌吧!
这张应该是那个摄影家拍摄的明信片,上面还有一行英文字写着:Landscape showing Chiang-Chin River, 图中是当年双溪这一带的风光。
这一张应该就是美国基金会拍摄于1995年的厥宁楼的照片
静云14年11月23日注:
今天在查阅“美璋照相馆”资料的时候发现本博文第一张图片原来是美璋发行的一张明信片。美璋照相馆(Mee Cheung)是厦门市最早的相馆,开业于清末,公私合营后演变成鼓浪屿赫赫有名的”风行照相馆“,我小时候的很多照片也都是在这家相馆里拍摄的。美璋除了拍照,还发行过很多明信片,如今许多拍卖市场上的厦门老明信片拍品都出自美璋,它为厦门乃至整个福建地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