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美国 - 科罗拉多大峡谷

(2012-08-02 20:55:03)
标签:

美国

科罗拉多大峡谷

老鹰岩

蝙蝠岩

空中玻璃走廊

分类: 境外游记

科罗拉多大峡谷(Grand Canyon),这个经过数亿年岁月之剑的雕琢以及科罗拉多湍急水流的冲刷而形成的大自然杰作,横亘在亚利桑那州西北部的凯巴布高原上。它绵延四百多公里,平均深度1600米,据说它是太空中俯瞰地球时唯一可见的自然景观。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从拉斯维加斯驱车前往大峡谷需要大约三四个小时,一路上渐渐领略了沙漠地区的酷热,无论空调开多大,车里仍然感觉是热的。好在眼前的路蜿蜒曲折,给了我视觉上的享受。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美国的公路极其发达,难怪好莱坞出产那么多公路片,在路上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接近印第安土著区域时,游客必须下车改乘当地土著的车子进入大峡谷,据说这是他们的特权。去峡谷的途中到处可见这种仙人掌树。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又乘坐了接近40分钟有点颠簸的土路,终于抵达直升机大本营,我们要乘坐直升机下到数亿年的谷底,去畅游科罗拉多河。白色帐篷内是候机室,虽然是乘坐直升机,但一样要办理登机手续。查看护照,称体重,取登记票,然后在前排乘客的手背盖上一个蓝色“Front Seat”印章。我有幸被盖在左手背上,坐在第一排。每架机限乘坐6人,总体重不能超过一定标准,否则得换人。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从候机室到直升机停机坪还有一小段距离,有电瓶车接送。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这是候机台,在此等候直升机。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直升机非常繁忙,起起落落,一刻都不歇着。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上机前,后勤人员查看了我的手背,看到那个“Front Seat”的蓝色印章,就直接将我塞进前排座位。第一次坐上直升机,对里面的装置很好奇。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当然令我好奇的还有驾驶员,相当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拉紧安全带,后勤人员关上门,很快就起飞了。本以为乘坐直升机应该很颠簸很刺激,没想到很平稳,手心连汗都没出一下,令我有些许失望。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不一会工夫已经飞行在大峡谷中央了,俯瞰下去,科罗拉多河清晰可见。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玻璃反光太利害,图片不太清晰。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沿着峡谷飞了一小段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来到一处比较宽阔地带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看到船在河道中行驶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很快直升机降落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游客迅速下机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走一小段土路,一小段木栈道,下到一个迷你码头上去搭船。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再回头看,载我们下来的直升机又载满乘客起飞了。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船行走在科罗拉多河上,风很大,感觉比较凉爽,但非常晒。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两岸岩壁上各个地质年代的岩层清晰可见,一层层的,仿佛大自然烘焙出来的千层糕。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如果没有直升机,很难如此近距离的欣赏这大自然的杰作。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游船大约进行了40分钟,上岸等待直升机来接我们回去。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重新上机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再次俯瞰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直升机飞回候机台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接着乘坐景区链接线车去参观“老鹰岩”和“空中走廊”。说说这个空中走廊(Skywall),它是一个悬空透明玻璃观景廊桥,为了令游客更容易看到峡谷景观而建的。玻璃桥造价3000万美元,是一位美籍华裔人士构思和设计,据说能够承受住若干架波音飞机的重量。我们倒是在印第安人的小型博物馆里见识了它的坚固,子弹根本穿不过玻璃。门票35美元,不允许带任何电子设备进去,包括照相机和手机。玻璃桥上有专门的摄影师帮你拍照留念,取一张照片30美元,看来抢钱的事情米国也是有滴!

 

玻璃桥的桥面中间是透明的,两边是磨砂玻璃,给恐高的人一个缓冲地带,慢慢适应后再踩上透明玻璃。没想到这个景点对我而言如同鸡肋,既无惊也无险,上去一脚就踩到透明玻璃上,一点紧张感都没有,反倒是真正站在峡谷边缘,看着下面万丈深渊的,两腿都在发抖,唯恐失足掉下去。我们在上面站了不到5分钟,索然无味的,很快就撤下来。对于已经多花了200美元乘坐直升机近距离欣赏过大峡谷的人,这个景点完全可以不用上!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这是玻璃桥旁边的“老鹰岩”,岩壁中央酷似一只展开双翼的老鹰。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赶紧学一把!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这是老鹰岩全景,峡谷边缘没有任何防护栏,而且岩石崎岖不平,照相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掉入万丈深渊,但还是看到许多不怕死的老外,坐在非常边缘的地方,一副大无畏的样子,看得我手心直出汗。这个情景比那个玻璃桥刺激多了!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悬崖边上的龙舌兰,总算拍到一枝了!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看完老鹰岩,继续乘链接线车前往下一个景点“蝙蝠岩”。这里视野很开阔,可以看到绵亘的峡谷景观。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大峡谷是美国很值得一看的地方,而且是值得水陆空多方位观赏的一处景观。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下面这几张图片是我朋友雁的杰作,也是在去丹佛的飞机上拍到的大峡谷一带的地貌。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看着这些照片,我有理由相信,大峡谷是在太空中俯瞰地球时唯一可见的自然景观,长城应该是看不到的。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受美国 <wbr>- <wbr>科罗拉多大峡谷

感谢雁孜孜不倦的拍摄,我才得以有机会欣赏到不同高度的大峡谷奇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