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行的一些感受

标签:
美国旅游感受夏威夷风光科罗拉多大峡谷 |
分类: 境外游记 |
亲们,谢谢大家的关心和祝福,我从美国回来了!看到厦门机场的一刹那,心里无比激动。虽然山姆大叔允许我逗留半年,但在美国呆半个月已经使我归心似箭了。国外再好那也是别人的国家,别人的土地,跟我并不相干,我还是由衷地喜欢国内的生活。
先上几幅照片,效果不太理想,因为怕重不敢背单反去,卡片机已经算是很给面子了。
夏威夷欧胡岛喷泉口
曾经有一位朋友得知我要去美国,痛心疾首的,说他最不喜欢美国,“美国没有原创文化,只是接受和融合世界文化,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践踏民主,践踏世界,充当世界police。美国没有什么可看的,只有两个原因可以去美国:一是科研,它有一流的机构和设施;二是去购物,它可“噬”掉你身上的每个$”。
当时听这话的时候,我说我也反感美国政府的种种作为,但对美国人民我没有任何偏见。至于美国是不是值得一看,那得等我回来后才能下结论。如今美国归来,我不得不说我同意他的看法,相比于欧洲美国的确没有什么可看的。(再三声明,仅就我个人的喜好而言,否则会被喜爱美国的人用板砖拍死的。当然我此行没有去黄石公园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不知去了这两个地方后,印象会不会有所改观)。但就我这次走过的地方,我不得不说,我的感受的确如此。两周的美国之行没有太多的兴奋点,只有在尼亚加拉乘船靠近瀑布时,那水珠铺天盖地的淋湿了我全身和相机时,令我感觉非常非常high。其他地方虽然风光不错,但因为相类似的地方看得比较多,所以个人感觉还是比较一般。
至于朋友说的美国值得去购物,这一点我是心服口服的,没想到购物倒成为此次旅行的亮点了。事实上美国之行已经使我彻底的沦落成一个购物狂。美国没有吃掉我身上的每一个$, 回家时口袋还剩9美元,但信用卡已经记不清刷多少了。连我自己都无法想象,我可以在美国买这么多的东西:4个包包,一台Ipad,一只手表,30几件衣服,从羽绒服,风衣,牛仔,T-shirt,衬衫到underwear,一应俱全,还有一堆的香水化妆品。
美国太大了,超出我的想象。一路都在坐飞机,以至于我现在一想起飞机就想吐。在国内我乘坐过的最长时间的航班也不过是从厦门飞乌鲁木齐五六个小时而已,而在美国乘坐国内航班,动不动都是五六个小时的航程,加上转机和时差,几乎就是一整天。从夏威夷飞旧金山,用了几乎一整天,单纯飞行也要五个多小时。旧金山飞洛杉矶最短,飞行时间一个半小时,我本以为开车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到的。
美国之行一路都在倒时差,这点跟欧洲很不一样,欧洲不过倒一次时差而已,而美国各地都有时差,几乎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调一次时间。最夸张的一次是从拉斯维加斯到水牛城这天,调了三次,如果不调就很容易误了航班,因为航班都是当地时间。从夏威夷到旧金山,本来到达时应该是晚上七点钟,结果一调又到晚上十点钟了,莫名其妙地少睡了三个小时,拉斯维加斯到水牛城时差又是三个多小时,倒得我几近崩溃,等到真正躺在床上了,则完全睡不着。这一点在中国就比较简单方便,走到乌鲁木齐还是北京时间,不用颠来倒去的。
美国的环境出乎我意料的好。如果说在欧洲每天蓝天白云的,我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但万恶的美帝国主义环境居然有这么好,真的令我很吃惊,当然更多的是羡慕嫉妒恨!
因为环境太好,紫外线杀伤力实在太强了,尤其是加州的阳光,我这次总算领教了。尽管每天涂上厚厚的防晒霜,SPF50和PA+++的都抵御不了加州的阳光,回厦后发现自己还是像被烤焦了一般。
美国人的率真与热情也令我印象深刻。在夏威夷“爱之船”上,有人介绍我跟一个老美跳舞。一曲舞下来,我已经知道这老美是“爱之船”的经理,收养了两个中国女儿,一个来自贵州,一个来自广东,他非常喜欢中国。在从夏威夷飞旧金山的航班上,坐我旁边的是一位美籍华人。一上来先自我介绍,然后一路一直跟我畅谈。他是华人第五代,地道的“黄皮白瓢的香蕉人”,一句中文都不会讲。一趟航班下来,他们家的所有成员状况,照片,包括他们家祖坟的照片都拿出来让我看。在丹佛飞芝加哥的航班上,坐我旁边是一位美国老太太。因为丹佛的航班延误,导致我们在芝加哥的转机时间只剩下15分钟,明显的要误机。那位老太太比我还着急,一直安慰我,说飞机一停下,她就马上闪一边,让我拿了行李赶紧往外冲,令我很感动。美国之行让我近距离地感受了这些淳朴率真与热情地美国人。
回程的旅途对我而言简直痛苦不堪。从纽约飞首尔是凌晨一点钟的航班,十四个小时,到达首尔是凌晨三点半,再搭十点半的航班,飞三个小时回厦门。算起来有四十几个小时睡不着觉,回家后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再也不去这种需要倒时差的地方旅行了!!!其实这种话我经常说,每次旅行很辛苦的时候总说我干嘛在家好吃好睡的不干,跑来这里受罪,但过后又想出去。这就是每一位旅行中毒者的典型症状。
休假了近三周,下周一就要回公司上班了,时差还是没有倒回来,晚上七八点就得睡,凌晨两三点后就睡不着。下周开始,等待我的将是堆积如山的工作,和一大堆需要偿还的信用卡账单。这便是美国之行的代价,但看着照片以及满床“血拼”回来的东西,还是有一种喜悦油然升起。旅行就是这样,总是令人痛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