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漫步北山路

标签:
杭州北山路抱青别墅玛瑙寺江南文学会馆 |
分类: 神州大地 |
杭州是个令人百看不厌的城市,每一次重游都有新发现,都能感受不同的美景。去过杭州五次,前三次基本上是跟众多游客挤着参观那些著名的景点,第四次游杭州,便决定走一些清静的路线。研究过地图后,锁定北山路,而且决定一路徒步过去。
一大早沿着西湖边慢步行走,很快就看到苏小小的墓,感觉很不是滋味。这么一座墓,且不说在此合不合适,至少总该修得古朴一点吧,没想到那墓的造型颜色极度恶俗,跟个馒头似的,还漆得油光发亮,好无语,这苏小小要是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受!
好在很快这种愤怒感被北山路那养眼的林荫道给抚平了
靠山的一边有不少洋楼,而临水的一边就是西湖了。
去的时候是沿着西湖走,而回程则靠着山走,这样两边的风光都看齐了。
突然发现一条笔直的小巷,真是求之不得,哪有错过的道理!
小巷的尽头是玛瑙寺,真没想到,西湖边还有这么一处幽静的地方。
这里的早晨没有游客,只看到几个当地人,似乎是来上香的。
从门口看玛瑙寺,仿佛只是一个小寺庙,没想到一走进去却是另外一番天地,亭台楼阁,仿佛一座园林。
不知为什么,之前居然没有听说过杭州有这么一座精美的寺庙,这也算是我此次徒步北山路的一个重大发现了。
玛瑙寺的傍边是一座道观,佛道紧邻,一派和谐。
离开玛瑙寺,重新回到北山路上。
突然看到一座很眼熟的洋楼,红色与青黑色砖相间,像极了南浔的建筑。
上前一看,叫“抱青别墅”,果不其然,是清末民初南浔富商邢赓星所建。
不禁感慨一番,很多以前的老建筑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特色,无论在哪里都可以辨认得出,而如今的建筑千篇一律,不伦不类的,不是火柴盒就是大裤衩,那些有特色的老建筑又因为年久失修或者要让位于城市发展而被强行拆除,悲催!
可惜抱青别墅不对外开放,无法上楼参观,只能在楼下走廊处感受一下。转到别墅后方,发现一个招牌,写着“抱青会馆”,原来这里已经改成一座会馆了,门口的小姐坚定地告诉我,不允许参观。
走过抱青别墅,很快就到达白堤了,于是又原路返回,重走一遍北山路,但这回是沿着山这边走。
突然看到一处“江南青年会馆”
拾阶而上
有一处山门,简简单单,感觉上似乎是文人的居所,那半掩的门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决定进入一探究竟。
进门看见一幢灰色砖楼,称为“穗庐”,原为广东商人鲍柏鳞的别业,建于1922年。
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一座亭子,称为“巴金亭”,里面有一个石碑,上面是巴金手书“我的心灵中燃烧着希望之火”。
石碑上有巴金的手模。巴金一直对西湖情有独钟,几乎每年春末夏初都要来西湖边疗养一段时间,有些文章也是在杭州期间写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西湖,可惜雾气太大,卡片机不给力,拍不出效果。
这里非常清幽安静,没有游人,登高望远,心情舒畅。
下山后回到苏堤,这里又是游人如织。
仅仅是一条马路之隔,宛如两重世界。刚刚走过清幽的北山路,一时间竟不太适应苏堤的人潮。没想到原本只想随处逛逛,但却在北山路有了许多意外发现和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