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泰顺:三条桥

标签:
泰顺旅游泰顺廊桥三条桥旅游 |
分类: 神州大地 |
这是我访过的最美的廊桥!
看完仕水矴步后,大家饥肠辘辘的到处找吃的。转遍了整个仕阳镇,几乎看不到能够一下坐得进八个人的小吃店。只好接着四处转,最后发现一家有二楼的餐馆,虽不中意也只能将就了。
吃饭的时候,告知司机下午要去看三条桥,司机反应异常激动。他说从没有听说过这条桥,在哪里都不知道,还是不要去了,他会带我们去另外一条很好看的桥。但是我们坚持就是要看三条桥,不管多远也一定要去。三条桥是泰顺历史最悠久的廊桥,也最有代表性。司机看了地图之后又说来回至少要花三个小时,去看三条桥就看不了别的桥了。别的桥看不看无所谓,但这三条桥是一定要看的。司机很生气,饭都吃不下了,局面顿时紧张起来。其实我心里还是有点担心的,怕司机情绪太大呆会车子开到河里头去。不过想到这么大老远的就是来看三条桥的,不去不是前功尽弃了吗?再说我们是包车付他工资的,油钱也是我们付的,凭什么他可以左右我们去哪里呢?
看我们很坚持,最后司机赌气的说,去就去吧。车子出发了很久,他的气还没消,一路上碎碎念,每逢问当地人三条桥在哪里,无人知晓时他总想证明我们的选择是错误的。
从地图上看,仕阳镇到三条桥所在的地方有如一个圆圈,有两条路可以绕到。这时头驴凭他多年的经验判断应该走三魁镇这条路,路况应该会好一点。结果被他一语言中。虽然不停地停车问路,但路况果然不错,不会颠簸。到达三魁镇后,下一站应该是西旸,结果地图上标明西日,搞得没人知道西日在哪里。总算摸到西旸,还是没有人知道三条桥。最后很幸运的问到一个年轻人,他指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往洲岭方向开。一看地图,洲岭几乎又快倒回福建寿宁县了。还好路是水泥路,坐着不是太辛苦。我心想为什么这穷山僻岭的地方怎么会修这么好的一条水泥道呢?心里正琢磨着,突然一条红色横幅出现在眼前。“欢迎领导莅临参观三条桥”原来如此,是哪位大领导驾到了。呵呵,总算因为领导视察为民办了一件好事。
这时眼前有两条道,一条上山,一条向下通往低处。走哪一条呢?举目望去没有人可以问,只好派出小张同学和司机兵分两路出去问路。好一会小张回来报告,上山!于是车子向上继续行驶,走了一段突然间水泥路不再继续铺了,下车一看,已经走到水泥路的尽头,无路可走了,只有一条下山的小山道。这时头驴总算记起来了沿这条小道下山到谷底就是三条桥了。
看着那条颇为陡峭的石阶山道,我的心有如这山道一般的又纠结了起来。膝盖上的伤口一直在痛,早上换创可贴的时候已经粘呼呼的一片了,这一路下来每逢弯曲或伸直都要抽痛一番,完全无法动弹。现在要下这望不到尽头的楼梯?呆会怎么上来?但不下去我这么千里迢迢来干嘛?心里痛苦挣扎一番后决定豁出去了,下!
没想到这一下就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路了,每跨一步伤口都在痛。只好忍痛一直走,不停的问身边的头驴快到了吗?其实我也知道,没有下到谷底哪里来的河水,又哪里来的桥?只是这路也太长了,一直往下,完全没有平坦一点的缓冲地。不禁回想起前一段时间去的屏南鸳鸯溪,也是要从山顶一直下到河床,然后再爬上来的,但当时有一大段是坐洞梯上来的呀。这么边走边想,浑身汗也出来了。突然前面有人喊,在那里。我抬起头,终于看到她,我梦中的廊桥!
她朴实得像一位洗尽铅华的妇人,安静地横跨于两山对峙的峡谷中。褐色的板木为衣,青瓦为帽,掩不住那曾经娇美的容颜。有多少人曾从这里走过,多少悲欢离合曾在这里上演。路过的人早已几世轮回,而她依然默默地矗立在这里,望着这一方青山绿水,云卷云舒。
这些年我访过不少廊桥,但没有哪一座像她那样的打动我,第一眼就让我非常震撼。她宁静脱俗得使我担心我们的到访会不会惊扰了她。看过的许多廊桥都涂有颜色,但这种不加任何修饰清水出芙蓉的还是头一回见到。
我之所以这么执着的要来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三条桥历史悠久,最早始建于唐贞观年间。虽重修于清代,但无损其历史最悠久的地位。其二她是一座虹桥,没有任何桥墩,而我看过的廊桥都是有桥墩的。
在中国桥梁史中,虹桥的地位很高,它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桥拱,因形似彩虹而名。虹桥诞生和鼎盛于北宋时期的汴京,其后因南宋迁都,汴水失去重要地位,虹桥便在中原逐渐消失,后人仅能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得以一睹其风采。但人们没有想到,这失传达900多年的虹桥竟然出现在远离中原的闽浙交界地区!
据考证,宋室南渡以后,工匠们随之南下,也把虹桥的技术带到了东南一带,又因闽浙交界地带木材丰富,虹桥式结构才得以保存并流传至今。
三条桥最早曾用三条巨木跨溪为桥,故名三条桥,并一直沿用下来。如今看到的桥总长32米,宽近4米,高约10米,单檐,檐上无任何装饰。桥的木栏板上有一首没有署名的词“点绛唇”,令人遐想无限。。。
“常忆青,与君依依解笑趣,山青水碧,人面何处去?人自多情,吟吟水边立。千万缕,溪水难寄,任是东流去。”
看完三条桥往回走,又是新一轮的痛苦。看着蜿蜒望不到尽头的石阶,疼痛,上气不接下气,汗水又再一次侵蚀我。因为右膝受伤,这几天几乎都靠左脚在走。左膝虽然没有大伤口,但也是整片乌青,再加上这几天过度负荷,左腿几乎是边走边抖。因为我的缘故,已经拉下许多时间了。看着同伴们再一次消失在视野里,我不禁又焦急起来,很内疚怕大家等我,所以几乎不怎么敢停下来好好喘口气。承受着肉体和内心的双重煎熬,最后我总算爬出山沟,看到停在水泥路上的车了。
一到车上,全身放松,我几乎感觉快瘫倒。这时膝盖根本无法动弹,一动又钻心的疼,真想像不到刚才是怎么下去又上来的。过后我一直在想,这么拼命的去看一座桥值不值?但如果再有一次机会,我一样奋不顾身,因为太热爱了,这种强烈的愿力激发了我的毅力和潜力,让我无所畏惧。廊桥如果有灵性,应该能感受得到。山高路远无人问津又如何?她守望的是我这种不畏艰难一定要去看她的人!
愿望最终得以实现,要特别感谢头驴的牺牲,如果不是他答应再次陪我们前往,也就没有了这次泰顺之行。要感谢一起同行的驴友们,如果不是他们的加入和鼎力支持,也一样没有此行。要感谢老陈一路上的帮助和鼓励,否则许多地方我是根本无法走到的。还要感谢头驴的表兄那位警察叔叔,虽然可以走得身轻如燕,但依然默默地跟在我后面,让我焦躁内疚的心情得到安慰。感谢你们,成就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