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列国游巴黎篇:巴黎圣母院

标签:
巴黎圣母院希堤岛雨果小说哥特式教堂众王廊 |
分类: 境外游记 |
巴黎圣母院静静地矗立在市中心的希堤岛上。一部同名小说和一部同名电影使她名扬天下。
巴黎圣母院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十大教堂之一。这座哥特式的天主教堂建于1163年,1345年完成。巴黎圣母院也是历尽沧桑,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教堂的大部分财宝都被破坏或者掠夺,直到1804年拿破仑执政时才将其还为宗教之用,而此时的巴黎圣母院已是千疮百孔。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在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对圣母院作过最充满诗意的描绘。这本小说写成于法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1831年书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回响,许多人都希望修建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这也引起当时的政府当局对圣母院建筑惨状的关注。修复计划于1844年开始,工程持续了23年才得以完成。
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 被三条横向装饰带划分三层,底层有3个桃形门洞,门上于中世纪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过。
建筑的细节部分
拱门上方为众王廊,陈列旧约时期28位君王的雕像。
巴黎圣母院巨大的正门,装饰非常精美。
参观圣母院的那天早上,巴黎的天气翻脸不认人,异常寒冷,站在广场上风吹得我直哆嗦。强忍着在风中听完导游的讲解,我迫不及待地冲入教堂内。这里是另外一个世界,既温暖又安静,当下才真正体会到宗教场所不仅给人的肉体提供庇护,也收留飘荡的灵魂。
巴黎圣母院的内部并排着两列长柱子,柱子高达24米,直通屋顶。两列柱子距离不到16米,而屋顶却高35米,从而形成狭窄而高耸的空间,给人以向天国靠近的幻觉。
我虽然不是天主教徒,但却非常喜欢这里庄重和神秘的氛围,还有那昏暗的灯光以及宛若天堂般的宁静。
我们去得比较早,没有什么游客,三三两两的有几个教徒在里头。大家都轻声走路,怕破坏了那份宁静。
特别喜欢这种七彩玻璃窗花,有着天堂般的绚丽。
天主教堂也点蜡烛
出了圣母院,仿佛从另外一个世界归来。这时天空也放晴了,清晰的可以看到希堤岛旁的塞纳河支道。
依依不舍,再回看一眼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我非常向往的一个景点,可能跟早年看的电影有关吧,这次能有机会进去细细参观,感觉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