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兰若静云
兰若静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762
  • 关注人气:2,1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屏南:白水洋 & 鸳鸯溪 国家地质公园

(2011-04-10 07:23:22)
标签:

国家地质公园

白水洋

鸳鸯溪

屏南旅游

分类: 走遍福建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白水洋位于闽东宁德国家地质公园的西北部,里面有着距今一亿多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经长年的风化,流水侵蚀和重力崩塌等作用,造就了这一举世无双的天然奇景。面积八万平方米的平坦河床一石而就,布水均匀。人行其上,水仅仅没过脚踝,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浅水广场。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第一次选择在节假日出行,对于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的壮观场面事先是有心理准备的,不过想到又不是看什么人文景观,玩水嘛,人多一点也无妨。一大早,按旅行社要求在火车站旗杆底下取票自行上车。因为是散拼团,也没有看到什么团友。动车7:09分准时发车,车上到处都是穿着拖鞋的乘客,想必都是赴白水洋的。动车走走停停,9:04分才抵达福州。一出站就看到有人举着“城际联盟”的牌子,对上暗号,终于找到组织,跟上了大部队。

这是一个男女老幼,三教九流的散拼团,花了近半个小时大家才散散的上了一部四十座左右的大巴,直奔目的地。

 

这一天的景点是屏南的白水洋。一路上时而阳光明媚,时而大雨滂沱的。其实正确的行程应该是从厦门坐动车直达宁德,再从宁德乘大巴往屏南,这样可以缩短大巴的车程。但不知为何旅行社安排在福州下车,从福州市区到宁德要坐近2个小时的高速,到达屏南县城时已经是中午1点钟了,整整坐了3.5小时。饥肠辘辘的一群人有如鬼子进村似的把端上桌的东西一扫而光。

 

从屏南县城到白水洋景区约20公里,半个多小时后到达景区门口。一下车顿时觉得一股凉意扑面而来,毕竟是山区,气温骤然下降许多。

 

从景区门口到达景点要坐十分钟左右的电瓶车。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向下,畅快无比,但也感觉阵阵凉意。

 

下电瓶车后还要走上十几分钟的路才能到达浅水广场。想着呆会要下水,这么冷的天,这么诱人的小吃,谁会抵抗呢?先吃一把再说。

这是金灿灿松软的地瓜,像不像一朵花?香气扑鼻的。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旁边园形状绿色的是野菜饼,淡咸口味。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用草袋子装的黑米饭,上面有久违了的甜冬瓜条,很可口。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隆重推荐这种闽东槟榔芋头饼,非常香,可惜只吃了一块。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走过小吃一条街,还在回味刚才的美食,美丽动人的河床已经在眼前了。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这些河床有着优美的水蚀波痕和七彩颜色。波痕是由于河床基岩经流水长期冲蚀形成的,而七彩颜色则是由于水流挟带的含铁物质的沉淀。相对静水的位置显黄色,流速略大的地方显黑色。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陶醉在两岸的小桥流水中,眼前突然豁然开朗,水上广场已呈现在眼前。巨大的广场上有无数的人在戏水,小孩则拿着水枪互相对喷,一派泼水节的场景,不少人穿着雨衣防水。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最开心的要数小孩子了,好不痛快!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没去之前一直以为浅水广场应该是很平滑的花刚岩,到了才知道其实由于水流的长期侵蚀,岩层表面坑坑洼洼的,一不小心脚很容易陷入窟窿里。水面由于常年浸水,长满青苔,非常滑,所以景区给每人发了一双白袜子。袜子必须穿在鞋子外,这也是白水洋的一大特色。果然袜子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作用,水流湍急也不觉得要滑倒。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尽管下水前喝了一杯姜茶,但双脚真正触到水后还是觉得冷。十月份来白水洋,确实晚了一点,要是盛夏那该有多凉快惬意!但是同团的还是有人参加了天然滑道的冲浪和橡皮艇漂流,听说很刺激,浑身湿透,可见我身体素质还是不行。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来一张全景图,是从观景楼往下拍的。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右边的建筑就是观景楼,里面有淋浴房更衣室,可供换洗,还有姜茶。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离开浅水广场往回走。接下来的那段路程,我觉得比浅水广场更美。回来我们选择了河床对面的另外一条小路。整段路充满了诗意,恍如世外桃源。不禁使我想起三年前同样是秋天,走在婺源“上晓起”的田园风光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沿着河床有蜿蜒的鹅卵石路。河两岸是金黄的稻田,溪水涓涓,细细流淌。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两岸桂花飘香,沁人心脾。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偶尔还可以看到木凉亭,激动程度可想而知。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最奇特的是下图,人行走的小道不是人工铺造的,是这条被称作“仙耙溪”的天然岩石平台。它在地质学上与它上面的沉积物一起被称为“基坐阶地”,远古时候它曾经是河床,260万年以来在构造运动作用下,随着白水洋地区的地壳缓慢上升,而流水的长期侵蚀使河床下降,宽度缩小,如今的河床已低于古河床1.5米,于是古河床变成了一条天然的小道。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再来张特写,看清楚高出地面1.5米的天然基座阶地。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斑斓的水波纹河床。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愉快地走在回程的小马路上,结束第一天的行程。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第二天的目的地是鸳鸯溪。鸳鸯溪景区位于国家地质公园的东部,紧邻白水洋。景区内古树参天,峭崖千仞,曲流蜿蜒,一派峡谷风光。瀑布星罗棋布,据称是我国瀑布最多的景区。峡谷内阔叶树常年郁郁葱葱,深潭内水生物丰富,是鸳鸯越冬的理想地方。
 

这一天的天气非常的好,是我最喜欢的气候。天空是久违的湛蓝,阳光明媚耀眼,但又不热,凉风习习的,非常舒适。早晨的空气中夹杂着一股山野清香,忍不住令人深吸几口。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散拼团的好处就是自由,找地陪拿了门票,记住集合地点时间,接下来就是真正的自由行了!
景区人口处,横匾上面写着仙境两个字。游览后才觉得真不是吹的。


走过大门,很快进入一条竹林小径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穿过那片竹林,开始上凌云栈道。凌云栈道是建在垂直悬崖峭壁上的栈道,顺着山势蜿蜒起伏,宽约一米,长400米。人行其上,举目远眺,峡谷景观一览无余。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导游一再交待心脏病高血压恐高症的不要走凌云栈道,其实有点言过其实了,在我看来,栈道既无惊也无险,有的是无限的惬意,不走才可惜了呢!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悬于峭壁之上的栈道。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凌云栈道结束后,经过连心亭,继续往下走,抵达峡谷底部的鼎潭仙宴谷。夹在两个悬崖中的瀑布声音震耳。凌云栈道在悬崖上方,从那里可以俯瞰整个瀑布。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换一个角度看。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犹如台状的石头地质学上成为“水蚀平台”。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走过鼎台仙宴谷,前面就是清秀可人的仙女瀑。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继续向前,进入小巫峡。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取其秀美有如巫峡之意。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还陶醉在巫峡的美景之中,耳边开始响起瀑布的轰鸣声。最壮观的仓潭雄瀑已在眼前。这个瀑布又称“小壶口”,是小一号的壶口瀑布,但气势绝对浩瀚,声音轰鸣,流水湍急。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来张近景。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还没从小壶口的震撼中缓过来,马上又到了千叠瀑。千叠瀑落差100米,宽约5米,呈扇状线瀑。难怪鸳鸯溪号称中国瀑布最多的景区,真是名副其实,瀑布多到目不暇接。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走过千叠瀑,前面就是比翼峰。接下来便是横跨于峡谷之上的仙人桥。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峡谷风光。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鸳鸯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路过花果山,再往上爬,就是鹊桥瀑。鹊桥瀑为二级叠瀑,落差20米,因有桥横跨瀑布,故名。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下面就是最著名的百丈瀑水帘洞,还有斑斓的彩虹。瀑布落差150米。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水帘洞里的感觉很有意思,水从头顶往下倾泻,人仿佛置身于水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景区里有许多类似的牌子,提醒游客这里是负离子吸氧区。这里的负离子含量竟然高达每立方米12万个,而一般城市中负离子含量仅为每立方米一到两千个,这里真是天然氧吧,赶紧再深呼吸几口。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鸳鸯溪景区可以走半程也可以走全程。我们不少团友因为体力不足都是走半程的,而我居然走完全程。其间大约4个小时,几乎不怎么休息,不停的爬,依我的体力是绝对不行的,平常每周爬一次鸿山都是气喘吁吁的。我想我能全程坚持下来多半就是这负离子的功劳。空气质量实在是太好了!氧气充足的,人也不会觉得疲劳。

 

 

接下来要说一说这个洞梯。从百丈瀑到小天池这段都是上山的路和阶梯,步行需要40分钟到1小时左右。而这时经过近3个小时的上下行走,游客一般到此体力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再来一个40分钟的爬山,想想腿都发软,这时洞梯有如侠客般的出现了,救我一命。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该洞梯是目前华东地区唯一的一座山体内竖井电梯,工程总造价2300万。洞梯高度120米,载重1600公斤,可同时乘坐约21人,以每秒2.5米速度运行。全程均隐藏在山体内,使周边山体和植被的原始风貌得到有效的保护。这点是我特别欣赏的,既满足游客需要,又不破坏自然,有碍观瞻。所以欣然掏腰包40元买票乘坐。在电梯里面感觉和一般的电梯没啥两样,唯一不同的是随着上升,屏幕显示的高度不断变化。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上面这一张照片是洞梯的出口建筑,和周边景色融为一体,完全没有突兀的感觉,没有机械的冰冷感,与环境自然和谐,忍不住再赞一个。什么时候中国的景区在急功近利的同时也能考虑一下环保以及和谐问题就好了!洞梯唯一的遗憾是电梯里面不是透明的,要不然就完美了。

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地质公园。景区里有许多不同形状特色的岩石,下面是流纹岩,一种常见的火山岩,为火山爆发后岩浆冷却后形成的。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蜂鸟和野花。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肯定不是蜜蜂,因为有尖尖的小嘴,我叫她蜂鸟。


天池中的野鸭,悠闲自得。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最后一个景点喇叭瀑,因貌似喇叭而名。

 

福建屏南:白水洋 <wbr>& <wbr>鸳鸯溪 <wbr>国家地质公园

 


离开这人间仙境时,心里有些依依不舍。至今闭起眼睛,脑海里还是满目的翠绿和明媚,仿佛还能闻得到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未出行前只知道白水洋壮观,没想到鸳鸯溪如此绝色,着实意外收获了一把。


 

此行还吃到了多年未尝的农家红烧三层肉。我在厦门是很少吃肥肉,因为饲料养的猪肉吃起来很油腻,而这里的三层肉泛着久违的香气,那是小时候逢年过节才吃得上的美味,令人垂涎。顾不了胆固醇高不高了,一口气吃了五大块,抹一抹嘴,太满足了!


 

屏南之行真是眼耳鼻舌身意全方位享受。面对如此美景美食,叫我六根如何清静得了呢!

 

2010年10月3-4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