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左邻右舍】生活在俄国的日子(四)
(2012-03-11 09:35:56)
标签:
感想人生所见所闻杂谈 |
分类: 异国他乡 |
学生宿舍的每个楼层是以单元为单位的,每个单元四个房间,共用一个卫生间,一个走廊,一个大门。关上门是一家人,但是大门我记得好像从来没关过。
我的左边的邻居来自印度,Shaan和Mihir, 两个人共享一个房间。他们两个都很安静,下课不是在房间里,就是站在走廊了望窗外。我右边的是爱娃,马达加斯加公派留学生,爱娃右边的是两个孟加拉的小伙子,明顿和材拉牧。
几乎每天都能看到Mihir站在走廊里,同一个地方,望着外面。后来他告诉我,这个方向是他家乡的方向,他想家,想他的女朋友。在家乡,他爱上了一个女孩,但是女孩的家庭是下一个等级的,Mihir的父母坚决反对他们恋爱,就把他送到俄国留学。我问他:父母是否能改变主意?他说:不会。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一种忧郁。但是他们很努力学习。不像有些国家的学生,很多时间都用在追求俄国女孩子了。
爱娃和我时常有些来往,有的时候一起吃晚饭,各自带个菜。那个时候,伊万诺瓦的俄国的食品供应很单调,食品店里常有的蔬菜是土豆,胡萝卜,洋葱,鸡蛋,主食是面包,也能买到大米,肉类是主要是鸡。记得她常常提起在马达加斯加,蔬菜供应有多么丰富,她说圆白菜根本不算什么,他们天天吃,都吃腻了。是呀,在中国圆白菜也是再平常不过的蔬菜了,但是那个时候俄国冬天没有多种新鲜的蔬菜。俄国人把圆白菜放到大瓶子里,放上调料腌上,储存到冬天的。
记得她的菜常常是一盘切碎的酸包菜,放上点圆葱和蔬菜油,瓣瓣就是一个菜。虽然她是公派留学生,但是政府提供给的生活费很有限。冰箱里总是空空的。她男朋友在另一个城市上学,周末到她这里。我常常听到他半夜在走廊里来来回回的走。爱娃说:他没有吃饱,晚上饿醒了,又睡不着,就到走廊里走走。
俄国人喝茶的习惯是在红茶里放糖。有一次和爱娃聊天,她给我讲基督教,讲人们之间应该如何帮助。当时我对宗教的概念很模糊,只是稀里糊涂的听和时不时的点点头。传完教了,爱娃接着说:我白糖用完了,你能不能给我一小碗。后来一听爱娃有传教的想法,我就借故有事溜掉,我不知道在传授完友爱的故事后,还有什么样的请求。我也是个一文不名的穷学生呀!
我的宿舍有一展吊灯,那种蛋糕型的,我搬进去的时候就在那里挂着。爱娃每次到我房间都对那盏吊灯赞不绝口。那灯看起来像是水晶的,其实是塑料的,颜色都有些变黄了。灯不是我的,所以我没有权利把它送给爱娃。这盏灯后来在我和奥丽娅到另外的城市去的时候,被盗了。还好,我仅有的一点细软都存在奥丽娅那里。外办主任说要调查,最后也没听到什么结果。也许在生活用品缺乏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是宝贝吧。
我们的共用卫生间,总有个小水瓶放在那里。开始我以为是谁忘记了,但是我发现有的时候是半瓶水,下一次就是整瓶的了。觉得好奇怪。爱娃告诉我,孟加拉人在解手后,用水来清理,而且是用左手。所以他们认为左手是脏的,与人握手要用右手。
和我的邻居相处的时间长了,混熟了,也到他们的宿舍坐坐。孟加拉的同学很慷慨,如果赶上他们在厨房做饭,有时也会热情的拉你一起吃饭。他们饭是经常是米饭上面浇上鸡肉炖土豆(和中餐用的调料是不同的)。我也和他们学用手抓饭,用右手把饭和菜弄到一起,拿起来,用大拇指把饭和菜送到嘴里。我留心观察,真是一次也没见过他们用过左手抓饭的。也许孟加拉人没有左撇子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