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青年》杂志(1965年,第2期)扎西瓜

(2022-06-01 21:35:20)
标签:

杨善元

曲艺

扎西瓜

云在堂

书话

分类: 云在堂读书
扎西瓜

云在堂书话2022 61日星期三

收到了从网上购买的《中国青年》杂志(1965年,第2期),因为这期杂志上有先严善元翁的一篇文章《扎西瓜》。《扎西瓜》(快书)占了两整页(30-31页),栏目叫“文娱材料”,配有两幅插图,作者是晁锡弟。

快书属于中国传统曲艺中韵诵类即似说似唱的一类表演形式。但快书与快板又有区别,是同一大类中的两个小类。快书类依流布地域、方言采用及说唱风格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曲种,如在山东省流行的任丘竹板书、上海市郊区流行的锣鼓书、天津市形成并流行的快板书等。最著名也影响最大的,要数流传全国的山东快书。快书与快板虽然都以节奏感极强的说唱或诵说方式进行表演,所说唱的曲词均是句式比较规整的韵文。但也有区别,除说唱表演时因曲种形式不同,即采用不同的方言,使说唱的曲调或者诵说的节奏感不同之外,曲词也有所不同:快书或者在快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快板书,一般都表演故事性强,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中、长篇节目,曲词的韵辙通常是每个回目一韵到底;而快板一般只表演说理或抒情性较强的短篇节目,且曲词的押韵方法比较自由,称为花辙  ,即可在一段曲词中自由转韵。无论是快书还是快板书,曲词的基本句式都是七字句为主的上下句体结构,但实际运用时只要与说唱的节奏与曲调不矛盾,常常嵌字、增字或减字,句式自由灵活。

《扎西瓜》这篇我以前没有读过。杂志买来仔细读了,感慨良多。这是一个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故事,描写主人公刘翠霞是民兵姑娘,夜里浇地时守卫水渠和水闸,和破坏分子王大疮英勇搏斗,从岸上打到水里,最后和来换岗的李兰香一起将坏人制服。所谓“扎西瓜”,是破坏分子从水里游来,以剜空了的多半个西瓜皮顶在头上为伪装,看上去就像水里漂来个西瓜。但还是被警惕的女民兵发现,用刺刀正要扎,破坏分子立马从水里窜出,现了原形。这个题目很醒目,很新颖,看标题就能抓住读者,善元翁深谙曲艺创作,功力深湛,由此可见一斑。

故事的场景设定也很别致。这里的水,不是海,不是河,不是湖泊,而是水渠。是一条百里干渠的一个节点,有水闸和支渠。这个场景是有原形的,就是我自小居住的村子。我故乡的村子南面就是一条百里干渠,是大跃进年代的一项人力水利工程,源自西边的山里,直通到东边的京广线的小车站。到我记事时,水渠还在用,到今天,这个大渠已完全消失了。但它深深地刻在我的童年记忆中。在儿童的眼里,它非常大,水渠的两侧,我们叫沟帮,沟帮很宽,上面可以跑一辆马车——至少有人常在上面骑自行车。我曾在一篇描写故乡的散文中,写了这个干渠:

那条水渠家里人叫“大沟”,与之相对的还有条小水渠叫“小沟儿”。大沟是东西向的,高高的横亘在村子的最南头。说它高高的,是因为村子周边都是平整的田野,这条大渠是人工挖土掘地,用挖出的土堆叠成渠堤,形成横截面为相邻的两个梯形,两个梯形夹着的倒梯形中间很深,水平深度也不会小于三米,宽不少于五米,形成泄洪水道,村子的正南头,是跨过大沟的一座桥,南北向的,水泥建造的,通过这座桥的大路就是村子的主路,也叫官道,越过大沟,与南边东西向的公路相连。

小时候,最初的桥的概念就是这样的,而大沟,是我们经常玩耍、行走的所在。行走,是走在沟帮上,沟帮上形成的小路有近三米宽,是可以骑自行车的,足见这条大沟当年的工程之大。

沿着北沟帮,一直向东走,是可以走到火车站的,那个站就松林店站,是京广铁路上最小级别的车站。从村子到车站,说是八里地,是走过很多次的,中间经过的村子叫祝村,老家人读作“肘村”。儿时步子小,觉得相当漫长。沿着大沟行西,小时候没走过多远,很神秘,上游想象应该有水库,应该是西边几个村子之外。我只走到过相邻的西边最近的村子。叫“泽畔”,乡音叫“斋畔儿”,加了儿化音,形成“摘笨儿”的音。这是古音。如今也还有残留,比如“择菜”,还是读作“摘菜”的。

泽畔,不知那个泽,是如何的水域。反正西边很远处的大沟帮下,记忆中是一片泽国。叫“西大坑”。

我出生的那个村子,叫熨斗店。

19652月,我才不到一周岁,父亲正值青春岁月,才35岁。其时,已在解放军文艺、人民文学、中国青年等著名杂志上发表作品,已成为当时曲艺界的知名作家。个人的命运是永远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这个时间点,在今天看来很有意味,因为第二年,就开始史无前例了。

《中国青年》杂志(1965年,第2期)扎西瓜

《中国青年》杂志(1965年,第2期)扎西瓜

《中国青年》杂志(1965年,第2期)扎西瓜

《中国青年》杂志(1965年,第2期)扎西瓜

《中国青年》杂志(1965年,第2期)扎西瓜

《中国青年》杂志(1965年,第2期)扎西瓜

《中国青年》杂志(1965年,第2期)扎西瓜

《中国青年》杂志(1965年,第2期)扎西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