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三十而立的我,该选择什么工作?
(2011-05-19 08:47:57)
标签:
杂谈 |
【困扰疑惑】
咨客,男性,将近三十岁,大学学历,英语教师,兼职学习心理学。因考虑出国留学的专业和将来的就业形势问题,前来寻求心理咨询。
【案例】
主持人王鹤:有人的地方就有困惑,有困惑的地方就有《龙王解惑》。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亚电视的心理咨询节目《龙王解惑》。我是王鹤,这位是大家的老朋友,著名的心理医生,张道龙。张医生您好,那现在我们就来接通今天的热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咨客:那如果我是选择读商科,在美国就业的话,需要具备哪些优势呢?
11. 张医生:在美国,读MBA是比较容易,很多学校都会有这个专业,在国内还有很多大学是和国外联合办的MBA,这样的选择都可以把你留学的想法实现。最后,你能否留在美国就业,有两点因素非常重要。第一,美国的经济情况。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今年美国的失业率在9%,其中受到重创的就是金融业,商业和经济类的行业。未来怎么样,不清楚,至少在今后五年内,经济形势并不乐观,这是大的背景。第二,你在国内拥有的资源。这么大的跨国公司为什么找一个中国人做商业呢?中美的贸易往来频繁,这是好事,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中国人都在美国读MBA。你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取决于你在国内积累的资源,曾经为哪些公司工作过,能够给现在的公司带来多少收益等等。在美国,并不是书读得好就能就业,特别强调实用技能。所以,不论你是读心理学还是MBA,重要的是你读完以后打算做什么,将来在哪里发展,你的优势是哪些。当一个老板拿到你的履历表,看到你本科读的是法律专业,之后又做了销售、英语教师,现在又读了心理学,他就会想知道,你究竟想做什么,有怎么样的规划,如果你本身就是糊涂的,那老板不会给你机会。虽然,你有语言优势,但是语言本身并不能赚钱,语言优势加上其他的能力,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如果只是从就业形势来讲,在美国和中国,读商科要比读心理学好得多。不过就你个人而言,你已经学了一段时间的心理学,再加上之前我帮你分析的那些优势,你继续学习心理学,将来从事这个行业,等于是没有浪费你之前的积累,学习商科的话,又是重新的选择了。如果你想从事心理学这个行业,就像我们刚才分析的,要选好环境,否则很难发挥你的优势和技能。举个例子,现在中国心理学界最缺乏的就是专业的EAP(员工帮助计划)咨询师,是给在职场中的有困扰的人群做咨询。如果你选择这个职业,你的语言优势、法律的思辨能力、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如果是做商科的话,除了你之前在大公司做销售的背景,我几乎看不到其他的优势。
12. 咨客:还有一个问题,留学的中介机构向我推荐Organizational Behavioral Science,跟人力资源有些关系,不知道读这个专业会不会有些优势?
13. 张医生:你说的是组织行为心理学或者工业心理学。这里很重要的还是你学完之后做什么。中美教育其中一项差异就是,中国人都是先学习再想做什么,而美国人正好相反。如果从应用角度来看,应用心理学比组织行为心理学服务的范围更广泛,人群中有22%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身心疾患。如果你已经有了心理学专业的学位,那就不需要再去拥有一个组织行为心理学的学位或是证书,因为你缺乏的是经验。当你有了咨询的经验后,你就可以选择去给组织做相关的咨询,或是为人力资源服务。我刚才给你介绍的EAP服务,其中有5%就是为组织服务,另外95%是为员工服务。总结来说,需要先有知识、再有技能、加上实际的经验、最后提炼出智慧,这样才能帮助人。所以,如果你再去读组织行为心理学,等于放弃了大的范围,去选择一个更窄的范围,那你得有自己的理由。
14. 咨客:其实我之前想着去读心理学,也是对科研这块比较感兴趣,喜欢钻牛角尖,去研究一些理论框架等等。虽然我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缺点是没有专业背景和学术研究的经历。
15. 张医生:就像你讲的,你之前的选择,基本上都是出于兴趣爱好。人生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外,最重要的是受名人指点。做科研、读研生首先是要选择和什么样的导师学。其次,读完书之后,你需要给自己时间和机会去实践,比如去一个实验室里实习。你喜欢一件事,和别人观察你是否适合、能否胜任是两回事。具体到你能不能做科研这件事,肯定也没有人能给你答案,你必须亲自去实践和检验。做科研的人,有两种特点是需要的。第一,耐得住寂寞。因为,科研领域里往往要面对10项科研9项失败的情况,当其他人都对你产生质疑、失败也接踵而来的时候,你能否坚持下去。第二,科研是一种比较孤独的职业。与做咨询相比,科研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你还要定期发表论文,这方面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一旦选择去做科研,它会将你一生的生活方式改变,跟你之前所做的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你需要利用假期的时间,给教授做义工,真正尝试之后才知道,仅仅通过讨论或是想象是不能判断的。另外,从经济回报来讲,做科研也是比较小,除非你做的特别好,真的成功了,比如得了诺贝尔奖,获得的奖金会比较高。你目前咨询的这几个选择里面,做科研是最需要慎重的,因为一旦选择就是一生的职业,所以需要你花费3-6月去做了以后再做出判断。
16. 咨客:是的,我现在之所以没有做选择,就是因为我不知道我学了之后干什么,如果我不知道将来做什么,那我干嘛学呢?
17. 张医生:太对了,你这么想问题就是比较成熟的,先想做什么,再想学什么。你今天问的问题也特别好,大概你十几岁的时候想不到这些事。
18. 咨客:是的,年轻的时候不想这些,学了以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包括大学的专业,也是父母觉得比较流行就报了,但是自己不是很感兴趣。
19. 张医生:是的,很多人会经过这个阶段,为父母学、为社会学,很少有人知道为自己学。现在,你来想这些事还不晚,拿出几个月的时间去尝试,这不叫浪费,但是不能重蹈覆辙,读了四年发现专业不合适,那比较麻烦,人生有多少四年呢!
20. 咨客:第二个问题是,我现在有个学生,他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他的脾气很容易暴躁。在学校里,因为一些小事就发脾气,我们老师没有惯着他,按规矩管教他,有时候还给他一些惩罚,但是没有什么效果,让我很头疼。我的困惑是,对于这样的孩子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像其他孩子一样,在情绪上保持平稳。他的脾气可能跟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基本上是溺爱、任其发展,小孩改起来可能也是很困难的。这个孩子现在对学校和老师情绪很大,总觉得老师是针对他,故意和他过不去。
21. 张医生:这个孩子现在多大?
22. 咨客:10来岁。
23. 张医生:你现在等于是代询,代替小孩来问这个问题,在中国这种情况比较多,在美国不是这样。很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对小孩进行评估。你说的这类事情,可能性太多了,可能是多动症、情绪控制障碍、家庭教育不良等等,这样就没办法代询。所以如果下次,小孩可以来这边做咨询的话,我们可以给他做一个专业的评估。需要的话,也可以再跟小孩的父母和老师沟通,去评估问题是小孩自己的问题,还是家庭、学校或是还是社会带来的,这样全面评估后,才能给出专业的解决方案,好吗?
24. 咨客:好的。
25. 张医生:那希望今天的咨询会对你有所帮助。
26. 咨客:谢谢您,非常有帮助!
27. 张医生:也谢谢你,再见!
【咨询思路】
一. 评估:
1. 职业发展路径:咨客大学的专业是法律、后从事销售、英语教师的工作,目前兼职学习心理学,表面上看似不同的职业,实际上需要的是同样的能力,即语言功能,这正是咨客自身的优势。
2. 咨询师的观察:咨客在沟通中,表达简洁、有效、条理清楚,正是之前的学习、工作经历训练的结果。
二. 重构:
本案例中的咨客在继续深造的专业选择上存有疑虑,咨询师迅速将问题重构为“先想做什么,再想学什么”,引导咨客将学业和就业结合起来,做出理性选择。
三. 关于选择应用心理学领域:
1. 自身资源:咨客并非心理学科班出身,但已经在国内一流的学校兼职学习心理学研究生课程,可以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取得相关学位;咨客过往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锻炼了他的思辨、语言、与人打交道的能力,与成为合格的心理咨询师需要的大部分能力相符;咨客拥有法律、销售、英语、教师几方面的背景,这使得咨客在目前国内的心理咨询领域内拥有比较广泛的选择,如法律行业内的心理咨询、职场咨询和学校里的心理咨询等等。
2. 兴趣:较有兴趣。
3. 就业形势:咨客如果选择在国内发展,上述能力和资源均可得到较大程度的发挥,就业形势较好;在美国发展,咨客将面临艰苦的学业压力、语言和文化关、服务对象窄等问题,就业形势非常艰难。
四. 关于选择商业:
1. 自身资源:咨客仅仅拥有一定的销售经验。
2. 兴趣:兴趣较弱。
3. 就业形势: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近年来的经济形势并不乐观,商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目前在国内,商业的就业形势比心理学要好。
五. 关于选择心理学科研领域:
1. 自身资源:咨客没有心理学的专业背景和做科研的工作经历。
2. 兴趣:有一定兴趣。
3. 就业形势:就业范围相对应用心理学窄,且科研工作有其独特性,比如与人打交道少、与数据打交道多。需要强耐力、经济回报较小等,一旦选择,生活方式将随之改变。
六. 总之:
一个人在考虑职业选择时,需要选择自己擅长和有兴趣的事情、了解从事行业的就业前景、选择适合的发展环境;一个人一生的职业发展,需要有它的连续性,选择之后更重要的是能够持之以恒。
【案例启示】
一. 职业咨询的重要性。职业咨询是有关职业选择、成长和发展方面的咨询。在美国,高中和大学的最后一年,学校里都会有专业人士给予学生提供职业咨询,如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学校、工作等。在中国,职业咨询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二. 了解自己擅长的、具竞争力的能力。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每个人不仅要与自身相比,找出优势,还要了解自己在周围环境及社会中最具竞争力的能力和资源,将其最大限度地发挥。
三. 职业发展需要有它的连续性,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青年人在选择专业时,尽量将所学的专业和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一旦需要重新选择,也要尽量早,最好能在30岁之前完成职业的选择和定位,最晚不要超过35岁,以保证职业发展有其积累的时间。
心理医生:张道龙
撰稿、编辑:刘金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