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绘画色彩线条情节故事育儿 |
分类: 仔仔制造 |
仔仔的画开始有变化。
线条变得简洁,画面也干净许多,并有了情节的意味。
这张属于风格更迭时期的过渡作品,《春天》,带着前期惯常的涂鸦手法。
在此之后,手法突然变得简洁。还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之前好像只是一种模糊的意识,画面很抽象。近期的画,情节的交待很简明,都是一种映像的转移。譬如,他上学时看到的某个场景,或者书中所描绘的某个画面,以及他看到的某个实物,都会很快地转移到画纸上。
这种转变很快,不像同一个人的手笔。
从福建回来我与仔仔说过,我是坐着渡轮去鼓浪屿的。一天,仔仔把这幅画送到了我的跟前:“妈妈坐船去鼓浪屿。”
仔仔,你给你妈处理了个什么发型啊?还是橙色的,太潮了吧?
放学路上碰上堵车,半天动弹不得。这就是仔仔当时眼中堵车的场景。
红灯停——
“妈妈下班回来啦,给我带回了好多气球。” 嗯,应该是下班的样子,还不忘妈妈手上的包包呢,哈哈。
“妈妈骑着摩托车载仔仔去上学。” 仔仔补充解释,左右两边各一棵树,中间那是斑马线。呵呵~~
七星瓢虫。仔仔有一天回来告诉我,老师说,七星瓢虫是害虫。
过了几天,我与仔仔一同看动画片,提到,七星瓢虫是抓蚜虫的高手,壳上有十一个黑点的瓢虫才是害虫。
“老师说错了?”
“是。如果老师再告诉你们七星瓢虫是害虫,你可以纠正。”
之后这些天,仔仔偶尔还念叨着这事,大概等着老师再次犯错,他也好出师有名。
接仔仔路过一忙碌的建筑工地,多台吊机同时工作,吊钩此起彼伏。
其中的一辆,运载着许多鲜花。车头那一小块黄色块,仔仔说是灯光。卡车顶有车灯的么?
这是一架将要坠地的战斗机。周末傍晚带仔仔去公园,在一战斗机残骸前告诉仔仔,这是在几十年前解放我们这座城市时,解放军击落的一架敌机。
那飞机残骸旁放置的,是一辆同样经过战火洗礼的坦克。
坦克是仔仔最喜欢的军事装备之一。他告诉我,这是96A式坦克。出自2009年的建国60周年阅兵仪式。有一段时间,仔仔沉迷于观看阅兵式,清楚地记得每个阵列的出场次序,以及大篇幅的解说词。
但所谓“温故而知新”,仔仔的温故功课做得不好,那场曾经无比迷恋的阅兵式已经被丢到爪哇国去了,关于阅兵式的记忆,就只剩下这台96A式坦克。好像还有个什么反坦克导弹。
“爸爸和我。” 爸爸说,就脑袋比较像,够大!哈哈~~
临摹作品。左边是阿凡达的战斗机,右边就不用介绍啦
仔仔对恐龙很着迷,曾要求我给他买齐所有他认识的恐龙,包括梁龙、剑龙、三角龙、腕龙、泥潭龙、浅隐龙、翼龙、薄板龙、海王龙。。。。。。
我站在科技馆的恐龙模型玩具专柜面前,与仔仔讨价还价,最后只买了一个三角龙。绝对是耐力、口才与智慧的考验哈!
关于恐龙,我们还有过一次讨论。《龙之国》里说到,恐龙中的一种,始祖鸟,它是鸟的祖先。
但仔仔坚持认为,近鸟龙才是鸟的祖先。原因是,近鸟龙长着长长的羽毛,外形更像鸟。这场争论结束得很快,以我弃权告终。
翼龙。
我定期清理仔仔的图稿,把有珍藏价值的整理放好,其它的一律清进废纸篓。当时拿着这张图时,我连上下左右都搞不清楚,不知道怎么看才是正确的。临丢进废纸篓前问了仔仔,答案让我决定留下它:上为奥托李林达尔的无动力滑翔机,下为齐伯林的飞艇。这俩家伙周围那些个星星点点叉叉,就是仔仔的文字注解。
仔仔找过图书给我看。只可惜这本书如今不知塞到了哪里,没法拍到原型。
有朋友让我送仔仔去外面的画室学画画。
我了解了一下,公立的群众艺术机构不招收这么小的孩子,别让老师成天维护秩序,都没法上课了。而那些不限年龄的画室,又太不厚道。
一位同事告诉我,自从她送女儿到某家画室学画画后,经常咽喉发炎,后来一次她无意中发现,那间画室常常给孩子派发薯片之类的零食,还说,只要孩子来学画画,就天天都有薯片吃!然后,握着孩子的手画,画得似模似样的,拿回家向父母汇报。
真是坑人哟。
于是,学画画的事暂且按下,随仔仔捣腾到人家愿意接收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