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仔仔未来的几点要求

(2012-04-09 22:59:01)
标签:

杂谈

求学

教育

亲子

育儿

分类: 静水深流

前一阵子去福建,在福州船政博物馆,看到这么一个木牌子。

对仔仔未来的几点要求

博物馆共有三层,各种历史遗存物件上千件,唯独这一块非今非古的牌子让我驻足良久。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是一个课程表,每个学科的学员的课程安排。

这个课程表的背后,是146年前的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大变革——洋务运动。这场运动,与中国船政文化作为发端,始于福州马尾

第一任马尾船政大臣,洋务派务实人物沈葆桢。1866年,他就任总理船政大臣后,力排阻力,改革旧制,大胆引进欧洲先进的造船技术、设备和工程技术人员,聘请法国人日意格为船政正监督,任用洋人传授造船、造机技艺。

为培养中国自己的科技人才,沈葆桢创办船政学堂,定期选送优秀学员赴英、法留学,培养了一批优秀卓越的人才。马尾船政也很快地被建成近代中国的专业造船、育人基地。其规模在远东首屈一指。

眼前这块牌子,记录的就是当时船政学堂的课程内容。

“前学堂制造专业课程设置。外文:法文。专业基础课程:几何、三角、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学。半天堂课,半天厂课。在课堂上专业基础课,在实践中讲授专业课,除中文外,其他课程用法文讲授。”

 

好一个“半天堂课、半天厂课”!理论与实践的完美契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科学搭配。

治学严谨,勤于实践。我们现在的教育缺失的,恰恰就是这样一种实用精神。

我们被困在课堂十多年,貌似学识满满,其实懵懵懂懂。

远不及一百多年前,那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运动来得科学。

 

妹妹是当老师的,带着毕业班。讲台之上,前面是每夜被作业折磨得睡眼惺忪的学生,背后是学校下达的300多项升学指标。

妹妹说,她所站的那个讲台,让她的内心充满了煎熬。

她不知道让学生适应这个庞大的应试教育体制,对学生而言是福还是祸。

她的一位同事主张孩子应快乐学习,不该囿于那个罪恶的分数。班上学生很快乐,但成绩老是上不去。领导指责,家长不满,学生升学压力天一样大。

妹妹的班,成绩一直前列,但学生很辛苦。

“我们的学习,是为了考试,而非学以致用。教育本末倒置,所以辛苦。”她说。

 

我在易中天的《最该以人为本的,最不拿人当人》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受教育者丧失了自我,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丟掉了根本。今日之中国,学校是工厂,院系是库房,班级是车间,学生则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齿轮和螺丝钉,只不过有的镀金,有的镀铜,有的压了塑料膜。但指导思想和生产模式,则是一样的。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其名曰“压力即动力”。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有人去想。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拿人当人,这真是一个奇迹!

 

还有两年,仔仔就要正式迈进中国教育这座庞大的工厂。

仔仔若能在求学中游刃有余,这自然是好。倘若仔仔的强项不在于此,我们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与仔爸早早地商量过,也很快地达成了一致:生命有多个出口,生活也可独辟蹊径。我们将答应仔仔,在他的求学过程中,我们不以分数为标准。但仔仔,请你一定态度端正,努力认真,尽力而为。否则,标准另定。

不以分数为标准。可以预计,我与仔爸将要承受的心理压力远比想像的大得多。因此,仔仔,爹妈有必要再向你提几点要求:

希望你在努力求学、或是工作中,要保持身心健康,善于运用智慧,寻找规律和良机,达成事半功倍。

懂得团结与合作,善待朋友与长辈。

不依赖,不强求。从善如流,顺势而为。

 

扯远了~ ~

仔仔该纳闷了:这要求对仔仔未来的几点要求。。。不算低了吧!

祝你愉快,仔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