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见闻 |
分类: 旅游见闻 |
春天里林中的懒腰
周日去了英国肯特郡的伊格瑟姆•莫特庄园(Ightham Mote Estate Kent),无论是文还是诗,不管是长还是短,写点什么是我去的目的,也是我回的了结。是我的兴趣,是我的萦绕,是我的收藏,是我每次来去的标点和始终,是我人生的一个驿站。
画龙画虎难画骨,说这说那,语无伦次,只求是个心声。
真的不要问我从哪里来,也不要问我到哪里去。在英国没有那么多“人情”需要应付,忙于工作,难得的轻松。短暂的消遁,虽然没有脱离尘埃,但却似有脱离尘世,走入清静、谧寂之感,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数个小时的时间够了,于心是一次思过,于情是一次脱缰,于灵是一次淬火,于魂何不是一次洗濯啊。没有无病呻吟,真的是一次自我的发现、自我的行走和自我的修炼。
少了“人情”的英国,多了“自然”情。无论哪里何时,生活免了不少的俗事,但这世故却是少不了的。从古至今,由东到西,人都是相通的,人性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活法,归宿却是一样的。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浩渺苍穹,唯有不变的山水。可是,看人家留下的不是一时一地的名声,而是一生的名声。
经常去一些地方,于我并不都知道个来龙去脉,甚至连个大概也是糊涂。只是打卡到过,但那份感受总会是有的,也不免深深;那份感悟总不会少的,也不至寥寥。悲天悯人,念天地之悠,叹时空之广,哀生活之无奈、自我之浅薄、生命之短暂。眼下的景,当下的路,那是最好的教学,最好的启迪,最好的造化和前进。
所到之处,鲜有不是有钱人的地方。人去楼未空,只是至今光顾、游荡在此的并非那些有钱人的留后,倒是素不相识的平常百姓了。大人们宾至如归,孩子们更是如入自家的花园。好一派幸福祥和,好一派天伦之乐,好一派人间风光。心有所不同,来到这里的情大概都是入口刷卡的一致吧。
有钱人所不同的就是讲究,千百年过去了,那个曾经的“家”,还是老样子;那个曾经的“园”,依然那么迷。只有那参天的树,真的就像是一位家中的老人,透着一股慈祥和爱意。沉默是金,看着它们,一种神奇涌遍全身。那是对话,还是灵犀,悄悄点个头,领了。
有钱人的生活该是什么样的生活呀,有钱人的生活该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花钱。怎么样把钱花出去,怎么样把钱花到自己的身上,钱是他们的负担。这与穷人正好相反,这或许就是那点穷与富之间的不可理喻。
今日所到之“伊格瑟姆•莫特庄园”,虽季节已在春天,但是在林中、在谷地,还是有点冷。来的路上不仅阴了好一阵,还下起了几滴雨。也不知我看错了,还是怎么回事,竟然飘起了几朵雪花。因为,天冷的原因,园中的主要景点,英国人称“House”, 要我看也像是城堡。虽然不大,方方正正,四周还是有3、4米宽的护城河。或许有钱人越是有钱,越要考虑自己的安全。英国人舍得为自己的身体掏钱,有钱人更不在乎为自己的安全付出。
地方很大,据资料简介,庄园总面结达到221英亩,耕地占了141英亩。但对于我来说221、141英亩环顾而已,挥手划个圈罢了,真正我去走的也就磨盘大个地方。磨盘之大,却也是几道弯弯,能让你边走边想,很难一下子出得来的。若要就此勾画出先人的生活,听到先人的声音,那就难了;若要猜猜六、七百年前的人的思想,那就更难了。那些个蛛丝马迹,给出的是一个诱因,又何不是留存的一个结果。
每走在一地,不是想着另一地的妄加评论,倒是往往想起远方的人。情是什么?情是一根通电的火线,瞬间传遍世界。想着要是有个共游,想着要是有个在身旁,想着要是有个他人的获得,那该是一种十全十美了。生活总是一种遗憾,遗憾总是带来满足,正所谓月有圆有损。谁不是在遗憾中等待,在遗憾中度过,又在遗憾中不断汲取资源,滋生力量。
“文应时而写,诗应事而作”,我这非文非诗,不伦不类,一点去过的留言,发自内心,那是我春天林中伸展的一个懒腰。
到过,带着舒筋活骨而回。
走的是条条大路,留下的是浅浅脚印;去的是茫茫无际,跟随的是漫漫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