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抬头撞见个魔鬼

(2023-02-23 04:46:11)
标签:

旅游

见闻

分类: 旅游见闻

龙抬头撞见个魔鬼

描述(可选,在图片下方显示)

#

正赶上农历癸卯年的二月初二“龙抬头”,我和夫人去了英国的“魔鬼堤坝”。

“魔鬼堤坝”位于英国著名的大城市布莱顿西北约5英里处,维基百科有其基本概述。

“魔鬼堤坝”的英文名是“Devil’s Dyke”,说是堤坝,起初我还以为是海边的防洪大坝,其实不然,而是一个峡谷,深不见底的峡谷。据维基百科之说,是一个有100多米深的干峡谷,是人们步行、滑翔运动的好去处。

不管怎样,人没到,心想着很有特色,尤其是今日的龙抬头特殊,未作探窗抬头,也未行理发抬头,倒不如去野外远眺抬头,来个真人秀。对于这根本没有“文心雕龙”的我,倒是平添几分好奇,甚至好运了。

记得上次与夫人外出参观一个城堡,那是看在太阳的面子上,今日奔魔鬼而去,却是阴沉沉的天。人生总不会凡事都十全十美的,没有怨言,只有心底的希望和等待的邂逅。我有个歪理别论,有人说人生就像赌场、就像舞台,我倒是觉得人生就像是上菜市场,好的坏的总要搭配着买点的。

说心里话,我是带着昨夜的好梦而去的,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我却是往往倒过来了:夜有所梦,日有所为。

一路行车,不断念叨着英国的路况好,行车顺。凡事都得有个好心情,好心情不是天生的,而是自己生的。要生出好心情就得多想好事,就得多往好处想。感觉很好,开车也顺,人也格外地轻松。

行车有将近一个半小时呢,这天起初是阴,天阴我心有阳光;继而还有点毛毛细雨,幸福毛毛细雨是管不了的;再后来竟然是雾蒙蒙,雾蒙蒙情却依依。场景的变更,我心如矢直朝魔鬼而去。

走着走着,突然我透过车子前窗,看到前方较远处竖起一座山,白雾缭绕,在动在变,山有仙气。车载导航显示,大概那里就是目的地了。

果然不出意外,导航直接把我和夫人带到了那里。登高而眺,一望无际,如如来之手,象佛家道场。远近高低,有羊、有牛,还有马;有人、有车,还有房。两面峡谷,陡然而起,如沟如壑,更像是我做的面食、馒头、饺子、花卷。

我的文字没有那么妙、也没有那么美。我倒是觉得仿佛踏上了一个裸露的胸膛,那是一个肌肉发达的胸膛。几乎没有看到一棵树,全是庄稼地、草地。更像是一个高处的平台,是草原,高峡出平湖的感觉。

英国的高地在苏格兰、在国家高地公园,但置身那里,并不觉得其高。而这里的高地是英格兰的瞭望塔,当然是天然的,但却有一种人工之感,并真能感受到那种细致、那种匠心,那种艺术的创意。

导航指示目的地到了,可是,一道铁护栏,充当着门硬是把我们给挡住了。我想这里就是魔鬼的家,那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条线、一个圈。悠哉悠哉,晃晃荡荡,信步由车,顺着小路继续往前。倒是看到一个高尔夫俱乐部,那边好像有人,不妨过去一问。

山顶的雾很浓,也很是飘忽不定,一会儿遮挡住视线,十米之外不见踪影;一会而雾散就像拉开了帷幕,极目楚天舒。这雾倒是象个顽皮的孩子,逗着远方的来客。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啦。

来到高尔夫俱乐部,下车一探。还是一个很有档次和品位的高尔夫俱乐部,看上去真的是有世界级标准的俱乐部,里里外外十分的规整和考究。大屏幕电视播放、讲解着高尔夫的比赛。我也算是一位高尔夫的粉丝,依着玻璃窗向外张望,近处有一拨人正在练习高尔夫,看不到球起球落,听不到说啥道啥,但知在他们的眼中没有雾,只有球和洞;在他们的脑中没有风冷,只有兴趣和不舍。

夫人问过,但也未能问出个青红皂白。继续上车上路,到了路边峡谷中的一个农场。下去的路很陡,说六十度的坡有点夸张,要说四十五度,那是绝对的。夫人说车就不要下去了,以免上不来。怎么可能呢,下面停着车,如果我的车上不来,那它们怎么每天进进出出?何况我自己的车,用惯了,还是知性的。

下去问得一女士,我在车内听得真切:回头上路,向左拐,不远处有一个酒吧,那里就是人们常去的魔鬼峡谷。其实,这一块都是属于魔鬼峡谷的。

好嘞,谢过女士,开车上坡、上路,左拐继续向前,不到一英里,果然有个酒吧,还有魔鬼峡谷的牌子。这倒使我想起了水浒,想起了梁山,想起了开店的孙二娘;也使我仿佛看到了路边店,看到了风中飘摇的旗帜、招牌,甚至摇曳的灯笼。

路的右边就是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峡谷,我开着车,动态中瞥了一眼,哇----,还真是少见,峡谷很陡,两边似乎光秃秃的,仿佛穿越时空,顿时到了云南的一处胜景梯田。

停车场并没有多少车,顺利停下,还免费优待。

下了车,就赶紧去魔鬼峡谷。山顶的风不算大,但确实感到寒意袭人。我没有戴帽子,就不自觉地将衣领竖起,紧紧包裹住怕冷的脖子。穿的衣服也不多,说起话来都有点抖索了。这吓不到我,干脆就在高地跑一圈吧,我撒腿就顺着地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便就成了路的路跑了起来。脚穿着皮鞋,踩着坑坑洼洼,某些路段还裸露着鹅卵石的小道跑个正欢。我在跑,那山上的雾仿佛也在跑,一会儿紧追不舍,一会儿又离我远去,很是有点野,有点浪、有点漫。雾里没有花看,低头是草皮,不用风吹草低就能见的牛粪、羊粪。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始终不会缺少再生资源。牛羊啃噬着青草,牛羊粪又肥沃着这片土地,滋养着青草的生长。就是这样生生息息,年复一年,活了一方水土,养了一方百姓,有了一方生机。

看着谷地的村庄,就像是棋盘中的一枚枚棋子,那过往的车辆,又像是积木玩具。真想大喊一声“俺老孙来啦!”,纵深一跃,下山探个究竟,再讨一杯酒喝。

跑在山路上,未见几个人,但我好像看到了许许多多滑翔的人们,他们在相互切磋、相互鼓励,他们在比翼齐飞。肯定是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如果再晚个把月,如果天气晴朗,不会少了这一冒险,具有刺激,不乏壮观之睹的。

跑了有半个多小时吧,3、4公里出去了,还是回头。回头的路,一群黑牛竟然齐集在小道两旁,个个瞪着牛眼看着我。牠们不傻,那眼神分明是在问候、是在欢迎,更是在送行。看着牠们,仿佛就要开口说话似的,那神态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不仅要问:牠们是牛郎织女中的耕牛吗?

那羊,还是白生身黑头,只是没有那么白,没有那么黑,耳边还染上了一点红,这肯定是区别谁家的羊了吧。小时候放鹅,也是这样的,都要在鹅头或脖子,或翅膀上染上颜色,以免与别人家的混淆。

看着这些牛羊,好生可爱。想起亡羊补牢,更想起了大草原上的迷路,鬼打墙。这种空旷之地,很容易只知去向不知归途的。为此,心生丁点怕意。

人到、心到,情到了。来到山顶的洼地,我不由得仰天长吼:哦-----、----!

有人听到吗?不知道,但肯定脚下的山是听到了,这魔鬼也肯定是听到了。

今日之行,脚踏实地,行走在了魔鬼的身上,魔鬼的头、四肢、胸膛、肩膀。云是龙,高地是魔鬼。这龙抬头的日子撞个满怀的魔鬼,滋味倒是尝在了酒吧的午餐中。

今日的文字就此打上句号,“我轻轻地走了,就像我轻轻地来,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那是徐志摩的名诗,每到一地很是有一种验证之感。

今日于我,到了魔鬼峡谷,没有带走魔鬼,倒是让我带走了一点牛羊的气味、泥土的气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公园里的约会
后一篇:话不在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