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建军节95情感 |
分类: 生活故事 |
骨缝里透出兵味
每当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那军营的一幕幕总是清晰在眼前,多少个军旗下的年年岁岁?多少个离开了军营的日日夜夜?心中的盘算,心意的回味,心情的回归,谁能与之诉说?那根弦早晚弹奏着心爱的土琵琶,那个回眸的眼神始终聚焦着军营,那个梦始终被绿色的军装包裹。唯有咱当兵的人,有着同受,有着同感,有着同悟,有着同守;有着同一颗初心,有着同一份深情,有着同一股执着和坚持。
每当八一来临,那军旗、军歌、军号;那营房、队列、番号;那操场、哨位、疆场;那营火、枪炮、硝烟,一场场都在过目,一个个都是八一的精神“会餐”。
那是回放,那是检阅,那更是情的加强和意的升级。那又何尝不是一面镜子,在对比、在审视、在告诫、在警示、在鼓励!
自豪吧----曾经的当兵人!陆游有诗:投笔书生古来有,从军乐事世间无。
加油吧----曾经的当兵人!屈原有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时常唱起那首老歌----《我是一个兵》;时常唱起那首新歌----《咱当兵的人》。无论哪首歌都萦绕着一个军魂;无论哪一首歌唱的都是一个兵;无论哪一首歌都是一个强烈的励志、顽强的意志;无尚的荣光,无比的荣耀。
唱起那首《战友之歌》,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来自五湖四海,我们亲如兄弟。还有一首心中的续唱:我们离开了军营,又回到了边疆,回到了内地,还来到了国外,我们回到了五湖四海,但我们永远是兄弟姐妹。我们是老兵----一日参军,终生为兵;咱当兵的人到哪里、什么时候都是一家!
兵民是胜利之本,咱那曾经穿过军装的民,更是有着一种爱军、爱国、爱民的不舍和情怀。
在部队当好了一个兵,离开了部队做一名好公民。
有句话说得好:国家利益到哪里,炮火就要延伸到哪里。咱当兵的人、咱老兵一枚,尽管告别了军营,但也是那延伸炮火中的一块弹片。
我们离开了部队,但我们没有解散。我们依然站着军姿----那是咱军人的养成,我们依然听着号令----那是祖国和人民的召唤。
现在的网络时代,让老兵战友们又回到了“部队”,“重聚”在一起,并且是零距离、跨时空、全天候,更加地亲密无间。那身影、那神态、那笑脸,定格在时空的长廊。战友就在身旁,肩并着肩,膝靠着膝。那个迫切、那个真切,更兼有那个亲切是也!
无论穿上军装,还是脱下军装,那都是祖国需要。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奉献是军人的本分;大局是军人的视野,需要是军人的选择。是军人要的是那颗赤胆红心,不是仅仅那套军装;是军人要的是军人的脊梁筋骨,不是那个形影;是军人要的是责任和使命,不是丁点虚荣;是军人要的是有始有终的持之以恒,不是一时一地的朝三暮四;是军人要的是高度自觉的理性,不是个人的喜恶;是军人要的是自立自强,不是伸手、不是等待;是军人要的是主动,不是被动、不是落后。
扪心自问,“我是一个兵”难道仅仅是唱出来的吗?天天将“我是一个兵”挂在嘴上你就是一个兵吗?我们需要唱,我们离不开说,但是,“我是一个兵”决不是在口头上,而是行动上。那军人的操守,那军人的品德,那军人的意志,那军人的精神。是军人始终有着军人的精、气、神;是理想和志气、是胸怀和境界、是意志和信仰、是灵魂和肉体的高度统一!骨缝里透着兵味,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兵,想啥、说啥、做啥都是一个兵!做梦也是一个兵!
心向祖国是军人最大的忠诚,为祖国站岗是军人最大的使命。如今咱们退役的老兵脱下了军装,但忠诚不渝;但使命不改。绝不会忘了自己姓什么,绝不会忘了自己代表什么!捍卫祖国的荣誉,维护祖国的利益,那就是咱老兵的哨位和阵地。
文天祥所言: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身为军人,争做一枚不向祖国不肯休的磁针石。
不屈不饶,勇往直前,那是军人的天分,是意志控制下的举动,是精神支配下的行为。看看咱当过兵的人,无论身处何地,不管处境如何,自强不息那才是军人的真正体现,埋头苦干,从基础做起,甘于寂寞,甚至不被理解,那才是于小事处显精神。他们吃过多少的苦,担过多少的风险,流着汗,未必没有受过白眼、未必没有流过泪。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与其说是坚忍不拔的意志,誓死不渝的信念,让他们挺了过来,不如说是军人的素质让他们扛住了。国内的老兵是这样,出了国的老兵更是如此,并且还多了几分的韧性和耐力。他们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语言不通、习惯不同、文化差异,要立足、要生存,需要接受多么大的压力和挑战。每当战友们聚会,能看到战友们满面的容光,那才是一种最开心的欣慰。说明了战友们的成功,证明了战友们的平安和幸福!
在战场上战友们流着鲜血攻克一个个堡垒;在生活中战友们流着汗水战胜一个个困难。战时为胜利而欢呼,平时同样为成功而欣喜;在部队为取得的成绩而兴奋,离开了部队同样为走出了困境而高兴。
我是一个兵,到哪里都能快速适应和生存;干什么都能快速掌握和把握规律,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兵!
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有着不寻常的过去,那不是故事,那是牺牲、奉献;那是无私、吃亏;那是责任、使命;那是天下为公;那是军人的天职;那是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骄傲和光荣!
无疑那是一份财富,但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而是需要再生产、再加工、再创造的财富。过去的永远成为了过去,活在当下,铭记过去,更好地重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积极投身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去,在经济建设中争当排头兵。那才是标杆,那才是脱下军装的兵,那才是兵之所称、所为,那才是名副其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开始,从零开始,从新开始!
无论我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只要当过兵,都不会忘记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想起他们,我们活着的当兵人可以说是“赚”了,赚了我们的生命,赚了我们的生活。不负重托,更要在各条战线以成绩告慰那些静静地躺在陵园的烈士战友们;以自己的奋斗和拼搏向默默牺牲了的战友致敬和献礼。其实,每一位曾经当过兵的人又何尝没有一种感觉:我们活着的生命中有着那些烈士们细胞、组织,甚至是烈士们生命的继续;我们美好的生活中也有他们的一部分,甚至是他们的功劳;我们的今天也少不了烈士们激励的效应,甚至是他们的推动和促进;我们的坚持也有烈士们的助推,甚至是他们的保证和护航。
带着感召、带着感激、带着感恩,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一行。
时常能听到成功战友们的好消息,他们成为了老总、董事长;企业家、创业者,为他们而高兴和自豪,那才是真正的当兵人,是楷模、是榜样。当兵人更要具有当兵人的内在品质,不一定个个都是成功者,但一定个个都是拼搏者。当兵的人那就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为先、为要、为重;那就是努力实现自己举手宣过的誓言。一位优秀老兵回到地方,更应该在各条战线打出一个个漂亮的仗。
在老兵群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那就是出了国的战友们。旅居国外的老兵们,离开了祖国,不但没有离开舞台,而是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不但是经济领域,还有文化战线,更有友谊园地。充当桥梁、充当使者,同样从小事做起,做好小事,作为一个开放的窗口传递中华民族的优良元素。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干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四两拨千斤,做好小事,展示一个有素质,讲文明,彰显来自礼仪之邦的华人形象,那才是咱当兵人需要想、需要做的实事,那才是咱当兵人的正当行为,那也才是一棵小草所表现出的绿意和生机。
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身为曾经的军人,永远是一块砖,永远乐做奠基石。
如今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信息真假混杂。身为老兵,更有觉悟、有立场、有原则,敢于发出正义的声音。不去随波逐流,更不瞎起哄。对的,代表祖国和人民利益的,坚决支持;相反,毫不留情予以回击。争做一个具有独立观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处置能力的人!
人心都是一杆秤,咱老兵的秤始终衡量着祖国和人民的利和弊!
品德不是虚的,精神不是空的,多培养生活的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特别是精神世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纵览世界风云,胜似闲庭信步。
愿我们的老兵,愿亲爱的战友们做一个有思想、有主见;有观点、有判断;有是非、有正义;有健康、有灵魂的老兵。
“我是一个兵”是唱不出来的,唯有做才能做出一个兵,做出一个兵的样子,做出一个兵的实在,做出一个兵的成就。唯有行动证明自己仍是一个兵,证明自己的初衷,证明自己的真诚,证明自己的品德!
我是一个兵,骨子眼里就是个兵!
我们的老兵,回到了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一个人代表一支军队,就像我们的军队一样永远年轻、永远自强、永远发展和壮大!一个人永远坚守在前沿,就像荷枪实弹的战士一样,饱满的热情,敏锐的觉悟,宽广的胸怀,战斗的意志。
有人说任何小事乘以十四亿,那都是大事;任何大事除以十四亿那都是小事。是十四亿中的一员,做十四亿中的一员,甘于寂寞,忍辱负重,就像一棵小草!
让我们的朋友多一个好一个,让我们的敌人少一个好一个。
八一之际,特以此文共勉。
祝咱当兵的人八一建军节快乐!
致以崇高的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