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情沦陷时代:养儿防老不如养房存钱来防老?

(2012-12-13 08:00:41)
标签:

情感

唐祥

唐祥设计者

杂谈

装饰设计

分类: 唐祥-论文

http://s10/mw690/747a0117xd0aa96fc05c9&690

备选标题:亲情沦陷时代:养儿防老靠的住,就连母猪都能爬上
文/唐祥

 

    一如惯例,每天持续关注最近热点,相比较几个比较长时间热门话题之外,几则关于中国式子女尽孝的新闻引起了笔者关注。一则是江苏灌云县同兴镇年近百岁的江姓老人,生有五子三女,因儿女不孝,两年多来只能生活在猪圈里,整天与一头母猪为伴,吃喝拉撒全在猪圈解决。而负责赡养她的儿子共有六个房间。直到被媒体曝光,老人才得以搬离猪圈,实乃社会之痛?二则是一篇留守父母的遗书,称谁给自己送终房子就给谁?两则消息,在网络疯狂放大,在众多网友纷纷指责其中作为子女的同时,笔者却为作为父母的他们感觉心凉,更为作为子女的孩子感觉悲哀!养儿能防老,何时已养儿靠别人防老?

 

    养儿能防老,这种自古流传下来的养老流程,却突然在当今社会停下了脚步。有人说是儿子和父母的中间,夹着的是一个媳妇作怪;也有人说养儿防老是孩子经济有限,总之层次不穷的争议,导致后期连二连三的不孝的悲剧,更引发出了当今社会该如何养老的问题?一大群网友纷纷感慨表示同情,但自家的养老问题该怎样解决?年轻人考虑父母该怎么养老?老年人猜测子女该怎样给自己养老?总之,当亲情逐渐沦陷的当今,养老靠子女的时代难道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或许,现在我们突然想到了国家养老的政策,可以在年轻的时候给自己买下积蓄,可老无所依只是靠物质来维持吗?这种做法很类似第一个故事,父母年轻时给自己留下底牌,等老了的时候再立遗书,谁给自己送终房子就给谁?看似计划得当,可说到底还是靠房子在维持?但作为年迈父母的孤独内心,以及对于亲情的渴望,谁能给予一丝温暖?所以说,谁给送终房子给谁的故事,其实更多是对于晚辈的一种讽刺,不然作为父母怎会舍得把房子继承给别人?

 

    可换个角度,如果作为父母不留财产,一生把所有都奉献给孩子之后,会不会这就是第一个故事的悲剧?年近百岁的老人住猪圈,儿子却住六间大房,通过鲜明对比,我们都称其儿子是良心丧失的表现,可如果那对老年人提前留下财产,像第二个故事中父母一样,那么现在的结局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养儿能防老,再一次扇了现实一巴掌,怪社会还是怪儿子?

 

    对比总结,原来每一个父母和儿子之间,并不一点是夹着儿媳作怪,很有可能是作为儿子丧失良知的丑行。儿子可能是攀比心理强烈,也有可能是生活压力所迫,这些都是无稽之谈的开脱。攀比心理,那他怎么不和当初父母怎么亦无所顾的付出做攀比?生活压力大,那他怎么自己不住猪圈让父母住大房子,或者腾出一间也行。一个一个无理说法,都改变不了不孝子污浊的良心?说到底,不孝自己父母还不是在自掘坟墓,以身示范给孩子上生动一课?

 

    两则子不孝的故事,不仅值得晚辈们的深思,也是给作为长辈的父母最上最好的一课,养儿防老真的能靠的住吗?作为长辈吃苦耐劳的牺牲与奉献精神,晚辈怎么还没有学不会?在这个快速物质的时代,养儿是否能继续防老值得探讨?养儿防老,还是养房存钱防老,父母们更值得思考?或许这也印证了某句:养儿防老靠的住,就连母猪都能爬上树?其实养儿防老,还是养房存款防老的背后,受伤者永远都是作为父母!牺牲精神不是他们的责任,是爱,也是渴望年老时能被爱!

 

                                               2012年12月13日唐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