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祥
根据某网站消息:今天上午,某执勤民警在慧忠路口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不看红绿灯,凑一堆人就走)进行了集中整治。仅半小时的时间就查处了19名闯红灯的行人,对其进行罚款10元的处罚。
看到这,笔者感觉欣慰的同时也在担心,“10元罚单”是否是真的终结
“中国式过马路”的时代,尤其是面对庞大的全民“痼疾”现象?“10元罚单”更像是挠痒工具?毋容置疑,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不仅仅体现在某一两个人的身上,更是折射出了当今社会全民交通法规意识的淡薄。车走车路,人走人道,看似互不冲突的道理,却在现实中演变成争分夺秒,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的恶俗。网友调侃是“中国式过马路”,我看应该是“中国式陋习”。
延伸观察,行人不看红绿灯,不走斑马线,机动车经常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上横冲直撞等现象,血腥的背后都是疏忽交通法规的教训。中国式过马路,不仅调侃了行人,更调侃了中国整个交通的陋习。单说国庆8天长假,全国发生6.8万多起交通事故,由此造成的种种伤害,又岂是事后事后急救能挽回的损失?事后急救治标不治本,不如从最初提前预防,从根源解决安全上路的隐患。这些,
单靠“10元罚单”、“创红灯扣6分”力度怎能改善?
所以说中国式过马路是病症,更是警示。
有朋友说中国式过马路,是急躁社会所引起的,快节奏步伐怎能让几十秒的红灯白白浪费时间?也有朋友说中国式过马路是社会风气所致,大把人遍地丢垃圾,难道闯个红灯也要管?等等一切观点,众说纷纭。显然看似小事,却从根部影响到整个城市,以及中国的面貌,所以才有的中国式一说。当全民调侃中国式时,笔者却觉得那是一种耻辱,对于国人道德层次的嘲笑!国家一直提出建设高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准,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可国民素质和道德水准的提高,又怎能说风就有雨?还不是要从小事、从自己出发,“10元罚单”只是开始?不然,“凑齐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将是国人抹不掉的耻辱?
“10元罚单”看似虽少,但是也属于惩罚的一种措施,只有这样从实际中树立正确法规意识,才能从道德层次约束国人,以管理再结合教育,彻底杜绝安全隐患。严管措施的出台只算表面,而法律法规的约束加道德的教化,才是终结“中国式过马路”的手段。毕竟“中国式过马路”,谁都不是旁观者?你是吗?
2012年12月12凌晨(唐祥原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