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秋季养生须从“肠”计议】
http://s4/small/00284gv5zy6MgWylUB513&690
秋分已至,温度变化较大,加之许多其他因素,极易诱发老年人肠道菌群失调,如何改善肠道健康,也就成为安然度秋的重要任务。朋友们不免会问,菌群失调是由什么引起的,会给人体带来哪些危害,又有什么方法预防的呢?
一、菌群失调的诱因
1. 肠道免疫功能下降
进入秋季,早晚较凉,温差变化较大,人体受到冷热交替刺激后,神经分泌调控会发生变化,消化液分泌增加,肠蠕动加快。肠道黏膜分泌一种免疫物质,它能够防止细菌侵入,从而维持肠道正常免疫功能,当这种免疫物质分泌减少时,可引起小肠内细菌的过度繁殖,从而造成菌群失调。
2.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内有益菌——双歧杆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65岁以上的老人,双歧杆菌数量则减少到仅占7.9%,而有害菌大量增加,并产生毒素,使免疫受到抑制。又因老年人胃酸较少,小肠运动较慢,以致小肠内有较多细菌繁殖,影响脂肪吸收,从而导致腹泻。
3. 药物代谢
国内研究报道,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影响了肠道菌群的数量和菌种,破坏了人体肠道的防御屏障,引起肠道菌群紊乱,此种现象在肠道功能逐渐减弱的老年人群中更为突出。
二、肠道菌群失调的危害
肠道菌群失调以严重腹泻或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有的腹泻会伴有腹胀、消化不良。腹泻对身体的危害可不小,慢性腹泻则可能因为排泄次数增多,影响机体营养素的吸收,或由于造血原料吸收减少而引发贫血,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或免疫功能下降,较容易感染其他疾病。老年人发生严重腹泻危害则更大大,极易诱发低血糖、心脑血管意外等情况,重症者可引起休克。所以,一旦身体不适,要及时去医院诊治。
三、营养支持对策
1.改善肠道微环境
饮食中适当增加膳食纤维与抗性淀粉的比重,研究表明,抗性淀粉与膳食纤维能够增加粪便通量,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有毒物质的排出,降低患结肠癌的风险。同时,二者均能够改变结肠微生物群落,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繁殖。美国防癌协会推荐膳食纤维的摄入标准为每人每日30~40g,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糙米、根茎类、谷薯类以及海藻类食物,另外,我们熟悉的食物中有不少都含有抗性淀粉,如玉米、土豆、香蕉、燕麦等。将上述食物平均分配到各餐中,能够改善肠道微环境。
2.增加肠道益生菌
双歧杆菌是有益菌的代表,它可以抑制有害菌生长,维持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环境。增加人体肠道内双歧杆菌数量,可以显著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有研究表明,通过服用有益菌,增加其数量,使其在肠道内定植,从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目前常用的活菌制剂有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酸乳杆菌、长双歧杆菌等。而前四者在一些益生菌酸奶中能见到,老年人长期坚持喝益生菌酸奶,有益菌能够在肠道内定植,从而改善肠道健康。
3.食用低聚果糖调节肠道菌群
低聚果糖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它能明显改善肠道内微生物种群比例,通过选择性地增殖双歧杆菌,使肠道呈酸性环境,从而抑制有害菌的增殖,促进肠道的蠕动。低聚果糖广泛存在于魔芋、洋葱、牛蒡、大蒜、蜂蜜、芦荟及菊芋等植物中,同时,它还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降低血脂以及促进钙元素的吸收等重要生理功能。
4.若服用药物请遵医嘱
若老人有腹部不适等症状,应去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服用药物,切不可自行服用药物,以免掩盖病情,贻误治疗时机。
医学研究表明,肠道正常菌群对机体的免疫和造血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预防肠道疾病、维持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于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肠道的健康不仅关乎营养物质的吸收、抵抗疾病能力的强弱,更关乎机体的免疫功能与造血功能,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呵护老人健康,须从“肠”计议!
(本文系杂志约稿,如有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qq:69468884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