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病毒初认识】
http://s8/small/00284gv5ty6FYfr81YXd7&690
一、H7N9病毒概述
(一)定义
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
(二)分型及毒力
禽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多发于禽类,一些亚型可感染各种哺乳动物及人类。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则分别感染海豹和猪。甲型禽流感病毒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蛋白抗原性的不同而有许多亚型。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蛋白质),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由于这两种糖蛋白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根据糖蛋白变异的情况,目前已从禽类鉴定出16个HA亚型(H1~H16),9个NA亚型(N1~N9)。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其中H5与H7为高致病亚型。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H5和H7亚毒株(以H5N1和H7N7为代表)引起的疾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1997年,在我国的香港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型导致了18人感染,6人死亡,首次证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可以危及人的生命。
(三)临床表现
人类患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39℃以上,持续1~7天,一般为3~4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现,甚至可导致死亡。
(四)消毒方法
1.常用消毒剂可将其灭活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2.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
禽流感病毒在65℃加热30min或煮沸状态下2min以上可灭活。但对低抗温抵力较强,在有甘油保护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在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水中可存活1个月。
3.病毒在阳光直射下失去活性
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h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平时衣物多晒太阳是预防禽流感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五)防治措施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后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早发现:当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咳嗽、呼吸急促、全身疼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早报告: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或类似病例,及时报告当地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早隔离: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和疑似病例要及时隔离,对密切接触者要按照情况进行隔离或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早治疗:基因序列分析显示,该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敏感。根据其他型别流感抗病毒治疗的经验,发病后早期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可能是有效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抗流感病毒药物俗称达菲。但对人类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的特异性治疗手段仍需观察研究。
二、H7N9禽流感病毒发病情况
2013年3月25日,国家CDC接到标本,29日完成病毒分离,对病毒和疾病命名,人感染H7N9病毒病。H7N9禽流感病毒的特点是一个新的重配病毒。现在很难评价病毒的毒性,此次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从去年3月底(我国报告全球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至
1月19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人感染H7N9确诊病例已超过200例。自2013年11月1日起,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管理。
(一) 三间统计
首发病例是在上海,2月11日首发,截止目前,共例确诊病例,发病主要集中在上海、安徽、江苏、浙江省,其中上海7例(包括疑似病例)分布在一个地区,6例比较集中。上海1起家庭3人发病,1例确诊。随后,河北、江苏、福建、广东、浙江等省陆续有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二)
临床表现
确诊病例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早期白细胞计数正常或下降,淋巴细胞分类下降,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
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治疗应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目前临床用药以达菲等药物为主。如果出现感冒类症状,尤其是接触过禽鸟类的病人,要及时就医,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随着更多的病例信息的积累,对该疾病的认识将会发生变化。
(三)暴露史
在确诊的病例中,大部分患者部分有动物暴露史,有一部分无动物暴露史。
(四)密切接触者情况
根据我国不明原因肺炎管理的有关规定,上海、安徽和江苏的卫生部门对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都实施了认真的医学观察。上海的1例确诊病例发病前,其2名家庭成员也发生了重症肺炎,病因仍在调查和检测中。该家庭的3个病例的发病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调查。除此以外,上海、安徽确诊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没有发现类似病例。
三、几点推测
1.截止到首发病例为止,H7N9禽流感病毒可能在华东地区动物界广泛存在一个月以上;
2.人的感染似乎来源于动物暴露,但具体感染源不清楚;
3.从目前掌握的有限资料来看,发病无流行病学关联;
4.人际传播强弱不知,感染所致疾病谱不清晰;
5.致病性似乎比H5N1强,临床后果较严重,似乎有人传人的迹象,需进一步研究;
6.病毒出现变异,变得易于感染人体。国内外尚无人用H7N9流感疫苗。
qq:694688840
新浪微博:@邢小火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