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母亲(和外婆)-I

(2012-12-28 18:41:02)
分类: 杂论

博主按:这个博客是我今年必须完成的一个作品。

 

我的外婆和母亲在漫长的人生里,相依为命。很难把她们分开来写。所以,这次的题目是“我的母亲(和外婆)-I”(主要写我的母亲),下次写“我的外婆(和母亲)-II。”(主要写我的外婆)。【我一直到7岁的时候(1974年),才第一见到父亲。之后父亲又一次入狱有一年多(1976-77年底)。因此,一直到我10岁的时候,外婆和妈妈几乎就是我全部的世界。所以,我的第一本书只能献给我的外婆,尽管它不是我最好的书。】

 

我的母亲(和外婆)-I

 

今年是我母亲70周岁(或者是71 虚岁)。我第一次特意回到家里,给父母办一个小型的聚会,请一些亲朋好友,给父母祝寿。作为家中的长子,都到了自己45岁的时候,才给父母办个寿宴,实在是愧对父母。长年在外飘泊的我,最亏欠的是我的父母(以及我早已逝去的外婆)。

 

妈妈出生于1942年,是我外婆生下来的8个子女唯一活下的一个。

 

【我猜,我妈妈的名字,周寒菊,也许体现了外公和外婆日日暗暗的祈祷:妈妈也许不见得非要命好,但妈妈必须命硬——妈妈必须活下来。】

 

【我想,这是我能够很早就体会生命的伟大奇迹的一个原因吧:我妈妈能够活下来是个奇迹,因此,我能来到这个世上,一定也是个奇迹。而我在很小的时候,就隐隐觉得我承载着外婆和妈妈的希望,因此,一定要努力,至少能够报答她们的养育之恩。】

 

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妈妈从小就做一个男孩子做的事情。什么重(农)活都干。而且,据外婆和妈妈说,尽管妈妈是家里唯一(留下来)的孩子,外公和外婆对妈妈的管教却依旧严格。因此,妈妈身上传承了中国妇女的所有传统美德:孝敬、善良、坚强、勤劳、节俭、慈悲、宽容、慷慨

 

【后来,外公外婆领养了一个孤女。她比妈妈大,所有妈妈都叫她姐姐。可惜,大姨很早就走了,我对她几乎没有什么记忆。我只是从妈妈那知道,妈妈和大姨就像亲姐妹。】

 

1960年,又一个悲剧来袭:外公(生于1903年,光绪29)大概是因为心肌梗塞【从妈妈的回忆,我大概的结论】而英年早逝,留下我的外婆和妈妈这一对孤女寡母。在传统的中国乡村,连“孤儿寡母”都饱受歧视和不公。不敢想象,孤女寡母要承受怎样的歧视和不公。好在大部分乡亲都不错,我的童年是快乐的。

 

【偶尔,妈妈也会提到过去的一些让她痛心的事。比如,村里要建小学时(1970年),每家每户都要出80元钱(或者拿东西顶替)。而不出钱的家的孩子就不能上学。为了我能够上学,妈妈硬是从大姨和大姨夫那借了40元钱,凑够了80元。这笔钱,妈妈和外婆靠养猪还了好几年。】

 

1965年,妈妈和我的父亲结婚【因此,2015年的时候,我的父母就将见证他们风雨同行的50年。到时,一定要好好地庆祝一下,祝福他们。】。

 

1967年我出生。我出生后不久爸爸就被抓进监狱(修正一下,我爸说他是在我出生后的14个月被抓进监狱的)。于是乎,我一直到7岁的时候,都是母亲和外婆把我养大。

 

1977年父亲终于最后一次从监狱里走出来后,我们的家才真正是个完整的家。【不过,父亲除了教书外,并不太勤快。暑假书回到家里,也不太干农活。除了挑挑水之外,就是在家边上的一颗大大的桂花树下看他的书。】

 

我小的时候,妈妈和外婆从来没有在我面前哭过,尽管她和外婆承受了巨大的苦难和压力:她们都是背着我流泪。我第一次见到我妈哭是我上了大学之后:妈妈可能觉得我们有点懂事了,于是乎可以向我诉诉苦了。一开始我是不耐烦的,后来,我才开始能耐心地安慰和开导妈妈。我告诉妈妈比起过去,一切都在变好,而且会继续变好。【我觉得,一位长辈能够在自己面前诉苦,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我对父亲的理解更多是基于很多让我记忆清晰的事件。相比之下,我对母亲和外婆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种时光流动中的持久的温馨。妈妈没有太多的言语,却会时不时打个电话,问问这里的天气和我们。我知道:妈妈和外婆一直都是我的守护神,无论我在那里,她们都在替我祈福。

 

因此,妈妈和外婆给我印象最深的东西都不是事件,而是她们一如既往的美德:孝敬、善良、坚强、勤劳、节俭、慈悲、宽容、慷慨。举几个例子。

 

1.      妈妈从外婆那学到了一些简单中医。她们用最简单(但是有效)的办法给小朋友治麻疹:用针把麻疹小包挑破,让后抹上麻油。过了几天,小朋友就康复了。挑的时候,通常是外婆看着(外婆年纪大了,眼睛不那么好使了),妈妈挑。小时候看过妈妈给小朋友挑麻疹,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我小时候好像身体还不错,不太生病)。(今年回到老家时,还有别的村子的同龄人和我说起,他们是外婆和妈妈救过来的)

 

2.      我们当时住在半山腰,水都是要从山下挑来。而我们的家正好是在许多其他村子的村民去山上砍柴、割草(通常是放牛一起)、采蘑菇、或者是摘野栗子的路边。每当这些村民路过的时候,我们家的水都是任意喝的。【当然,村民们都会很节约,不会浪费水。】

 

3.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有许多来自安徽和河南的乞讨的乡亲们【他们通常住在离我家不远的一个榨茶油的大棚里。即便是那时候,山茶油也是稀有之物】。尽管外婆和妈妈需要辛勤劳作,加上乡亲们帮忙,家里才能够有足够的吃的,但外婆和妈妈一定给每一个上门乞讨的乡亲们一点吃的。

 

4.      外婆和妈妈酿的糯米酒远近闻名。酿糯米酒的诀窍之一是必须有好的酒酿引。每年初冬来临,都有许多乡亲们回来找外婆和妈妈要酒酿引。外婆和妈妈都是非常慷慨的。而知道每年都会有很多乡亲回来要这些酒酿引,外婆和妈妈都会在每年秋天准备许多酒酿引。

 

5.      在美国读生物学的时候,由于有奖学金,所以可以节约一点钱,给家里寄回来。有一次,我让妈妈装个电话【最开始,电话在县城做推广的时候(大约是1992-93年),是有优惠的,大概800元初装费】,妈妈舍不得。后来,我多劝了几次(比如,说我想外婆、爸妈和弟弟妹妹),总算装了。

 

由于年轻时不得不从事许多重体力活,而且在身体不适时也不得不如此【南方山区春天的水田里的水是刺骨的,真正的刺骨】,到了中年后,母亲身体一直不太好。有好几次都非常危险。但是,母亲都不让弟弟妹妹告诉我,怕我担心。【我一直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无论从经济学上还是人道出发,都是不对的。如果在我不在国内的时候,没有我的弟弟妹妹和外婆在家,我的父母都可能不再人世了。】因为许多人的帮助【比如我在南京的一个好朋友和大哥,李又卿,在我出国以后,还给我妈寄了3年的“胰酶片”,才基本上把妈妈的慢性胰腺炎治好。】,以及她自己也修炼一点气功,所以好了不少。

 

妈妈(和外婆)一直是一个节俭的人,但是对外婆和子女却从不吝啬。在爸爸不在我们身边的时候,每年妈妈都会给外婆和我做一身或至少一件新衣服。后来,爸爸完全正常工作后,家境稍有所好转后,妈妈就给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在新年的时候给我们做一件新衣服。【当然,弟弟妹妹通常都会不得不穿穿我的旧衣服。】

 

当然,我还是能够记起几件特别的事情。

 

1.      我五岁的时候,妈妈要下田,我负责给妈妈送饭。又一次,我带着一个斗笠给妈妈送饭。在路上遇到小型的龙卷风,把我的斗笠卷起来,勒着我的脖子,让我喘不过气来。这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觉到死亡的恐惧。所幸,风力不大,得以自己解决(心理学:负面的东西记得清晰)

 

2.      “红胡子老头”。我上小学二年级的一天,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大概有2-3里山路),突然不想去上学了,就回家了,而且编了一个谎话:看到了“红胡子老头”,害怕了,就回家了。妈妈甚至都没有问我是不是真的有“红胡子老头”,也没有责怪我、打我。

 

3.      我上小学大概在3-4年级(1975-1976)后,妈妈开始在我暑假的时候带我去敲碎石。妈妈一天大概能挣8角,我挣3角。现在想起来,才意识到那样的活有多危险。我们通常是在碎石场下敲,头上就是松动的山石。【我的一个小学同学的哥哥就是在这个地方失事的。这样的事情,在我们那里,时不时还在发生。中国的广大农民,实在是苦呀。】

 

4.      初中我就开始在县城上学,而一直到高一的时候,爸爸才从宜章中调到临武一中。在我上初中的两年里,妈妈一次都没有来看过我,她只是时不时让乡亲们给我带点咸菜(通常有点肉)。我那时候就知道,不是妈妈不挂念我,而是妈妈实在农活太重,又要照顾外婆和弟弟和妹妹,也舍不得花8毛钱的公共汽车费。

 

母亲(和外婆)的伟大就在这些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只能体会而无法诉说的艰辛之中。

 

关于我的母亲,就先写到这。

 

再一次祝福我的母亲快乐、健康、长寿。

 

也祝福我的家人和各位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