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明一法师文章杂谈 |
分类: 学佛 |
庙里面住了几个由母亲带着的小孩,当然是家庭出了问题了。他们实在非常可怜,自己想要修行,还要牵挂小孩。尤其是小孩的另一方来寺里面想带小孩走或者是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母亲就更加难过。自己当然会去劝解他们了,如何劝解当然是告诉他们怨亲平等的事实。
我们平时会在回向殿,给自己的怨亲债主挂往生超度牌位。写着怨亲债住往生莲位,阳上人某某等字样。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想把自己的怨亲债主都介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要来干扰自己的生活或者是修行。这样自己就可以少受点干扰,可以生活或者说是修行得更加顺利一些。
这是常常见到的事情,事实上这也是非常有效果的减少干扰的方式。自己就常常为别人挂这样的牌位,尤其是对于正在处于病痛中的病人,会有很好的效果。比如自己的父亲在病危的时候,自己就给他挂了这样的牌位。后来也同样给很多有类似情况的佛友挂牌位。
为什么要挂这样的牌位呢?因为我们以前做了很多很多影响别人的事情,这些人有的是对自己好或者爱而纠缠不休;有的是对自己不好或者恨而纠缠不休。我们因为他们的纠缠不休而不得安宁,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修行。我们就是这样给自己留下了很多很多的纠缠。
现在我们想好好生活,想好好修行,我们就希望他们不要再来干扰我们,不要再纠缠我们。所以,给他们做佛事,把自己做佛事的功德向给他们。这样他们如果有善根、信佛法,就会明白我们的心意,停止或者减少干扰和纠缠。如果明白了极乐世界的好处,就会因此而去极乐世界,从而停止干扰或者纠缠。
所以,这种佛事,是介绍想要他去极乐世界的众生去极乐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做佛事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威望还不够,就请诸佛菩萨下来做证明。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卖房子,别人怕我们的房子质量不好,就请明星甚至有关部门的领导来证明一样。
这就好比我们介绍一个人去学佛一样,我们会告诉他佛法很好,能够断烦恼了生死。我们通过挂牌位,在做佛事回向的时候就介绍他去极乐世界,告诉他极乐世界很好,你们去极了世界吧。如果他认同了,但是暂时去不了,他就会领你的好心,不再与你作对,从而你的干扰就减少了。
如果他能听你的话去了极乐世界,那么你的干扰就会彻底消灭。有关这些佛事,我想很多佛弟子比我自己还要清楚。要不总是有人到寺院来做佛事,总有人要到寺院来超度自己的怨亲债主。可是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就忘记了怨亲债主这个名词,忘记了怨亲债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存在。
我们身边就有无数的怨亲债主。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想办法超度他们,不要等到往生之后。因为我们现在作为人还算是比较清醒的,容易度化。要是往生之后再去超度,不知道他们到了哪个世界。那个时候再去找他们,他们的情况千差万别,再要度化他们就困难重重了。
事实上,对于冤家路窄大家可能还能有所警觉,因为看到怨家会让自己不舒服或者不自在,甚至害怕。这样就会想起要超度他,希望他不要干扰自己,希望他不要再纠缠自己。让自己安宁一些,让自己好生活一些,让自己好修行一些。这样自己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去做些缓和矛盾的工作。
如果他是信佛的就更好办了,可以劝他好好修行,将来去西方极乐世界。甚至为他做一些消灾免难的佛事,希望他安安稳稳不要出乱子,这样就会减少纠缠自己的机会。说白了,就是怨家容易让自己警觉起来,知道有一个怨家要处理,要去为他做佛事,要去为他努力。
可是亲家有几个人会认识到也是债主呢?经典上甚至将亲家这个债主比喻为狱卒,这个狱卒把我们看管得不得自在,不得解脱。我们要想从这个狱卒手里逃出来实在是非常非常困难,因为他用“爱丝”把我们缠得死死的。所以,自己往往就说我们常常在自己的亲家这个债主面前缴械投降。
在自己的亲家这个债主面前就忘记了他也是一个债主,也同样需要为他做佛事,也同样需要为他努力。这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这样的人,他们在亲家面前不知所措。一门心思只剩下“爱”,不知道如何去解脱“爱缠”这个东西。早就不知道应用佛法的力量去解脱这个“爱缠”。
因为,我们在亲家面前往往就不能冷静,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亲家这个债主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像刚吵完一架一样,脸红耳赤没有定心,智慧等于零。早把自己给自己挂怨亲债主牌位一事忘得干干净净,不知道现在正是在面对自己怨亲债主的时候,是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的最佳时刻,是做佛事的切入点。
我们这个时候应该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应该不要忘记自己该承担的使命。该为这个怨亲债主做什么事情,应该如何去做。如果欠钱就还债;如果欠抚养劳作就尽力去抚养劳作;如果欠教育指导就去教育指导;如果欠……总之不要忘记自己的佛弟子身份,劝他们信佛往西是最最有效果的办法。
我们平时会在回向殿,给自己的怨亲债主挂往生超度牌位。写着怨亲债住往生莲位,阳上人某某等字样。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想把自己的怨亲债主都介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要来干扰自己的生活或者是修行。这样自己就可以少受点干扰,可以生活或者说是修行得更加顺利一些。
这是常常见到的事情,事实上这也是非常有效果的减少干扰的方式。自己就常常为别人挂这样的牌位,尤其是对于正在处于病痛中的病人,会有很好的效果。比如自己的父亲在病危的时候,自己就给他挂了这样的牌位。后来也同样给很多有类似情况的佛友挂牌位。
为什么要挂这样的牌位呢?因为我们以前做了很多很多影响别人的事情,这些人有的是对自己好或者爱而纠缠不休;有的是对自己不好或者恨而纠缠不休。我们因为他们的纠缠不休而不得安宁,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修行。我们就是这样给自己留下了很多很多的纠缠。
现在我们想好好生活,想好好修行,我们就希望他们不要再来干扰我们,不要再纠缠我们。所以,给他们做佛事,把自己做佛事的功德向给他们。这样他们如果有善根、信佛法,就会明白我们的心意,停止或者减少干扰和纠缠。如果明白了极乐世界的好处,就会因此而去极乐世界,从而停止干扰或者纠缠。
所以,这种佛事,是介绍想要他去极乐世界的众生去极乐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在做佛事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威望还不够,就请诸佛菩萨下来做证明。这就好比我们现在卖房子,别人怕我们的房子质量不好,就请明星甚至有关部门的领导来证明一样。
这就好比我们介绍一个人去学佛一样,我们会告诉他佛法很好,能够断烦恼了生死。我们通过挂牌位,在做佛事回向的时候就介绍他去极乐世界,告诉他极乐世界很好,你们去极了世界吧。如果他认同了,但是暂时去不了,他就会领你的好心,不再与你作对,从而你的干扰就减少了。
如果他能听你的话去了极乐世界,那么你的干扰就会彻底消灭。有关这些佛事,我想很多佛弟子比我自己还要清楚。要不总是有人到寺院来做佛事,总有人要到寺院来超度自己的怨亲债主。可是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就忘记了怨亲债主这个名词,忘记了怨亲债主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一样存在。
我们身边就有无数的怨亲债主。我们应该在有生之年想办法超度他们,不要等到往生之后。因为我们现在作为人还算是比较清醒的,容易度化。要是往生之后再去超度,不知道他们到了哪个世界。那个时候再去找他们,他们的情况千差万别,再要度化他们就困难重重了。
事实上,对于冤家路窄大家可能还能有所警觉,因为看到怨家会让自己不舒服或者不自在,甚至害怕。这样就会想起要超度他,希望他不要干扰自己,希望他不要再纠缠自己。让自己安宁一些,让自己好生活一些,让自己好修行一些。这样自己就会在现实生活中去做些缓和矛盾的工作。
如果他是信佛的就更好办了,可以劝他好好修行,将来去西方极乐世界。甚至为他做一些消灾免难的佛事,希望他安安稳稳不要出乱子,这样就会减少纠缠自己的机会。说白了,就是怨家容易让自己警觉起来,知道有一个怨家要处理,要去为他做佛事,要去为他努力。
可是亲家有几个人会认识到也是债主呢?经典上甚至将亲家这个债主比喻为狱卒,这个狱卒把我们看管得不得自在,不得解脱。我们要想从这个狱卒手里逃出来实在是非常非常困难,因为他用“爱丝”把我们缠得死死的。所以,自己往往就说我们常常在自己的亲家这个债主面前缴械投降。
在自己的亲家这个债主面前就忘记了他也是一个债主,也同样需要为他做佛事,也同样需要为他努力。这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这样的人,他们在亲家面前不知所措。一门心思只剩下“爱”,不知道如何去解脱“爱缠”这个东西。早就不知道应用佛法的力量去解脱这个“爱缠”。
因为,我们在亲家面前往往就不能冷静,就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亲家这个债主的问题。这个时候就像刚吵完一架一样,脸红耳赤没有定心,智慧等于零。早把自己给自己挂怨亲债主牌位一事忘得干干净净,不知道现在正是在面对自己怨亲债主的时候,是自己的能力得到发挥的最佳时刻,是做佛事的切入点。
我们这个时候应该明白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应该不要忘记自己该承担的使命。该为这个怨亲债主做什么事情,应该如何去做。如果欠钱就还债;如果欠抚养劳作就尽力去抚养劳作;如果欠教育指导就去教育指导;如果欠……总之不要忘记自己的佛弟子身份,劝他们信佛往西是最最有效果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