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交易思考之一:哲学在金融交易领域的应用
(2011-12-11 14:23:12)
标签:
金融交易理念财经 |
分类: 金融交易理念 |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为本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理论:物质的客观存在及物质运动的固有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
应用:
1.尊重市场,市场该是牛市就是牛市,该是熊市就是熊市,与交易者的个人主观看法无关。交易者应重在顺势而为,而不应在执迷于自己的预测。
2.市场不是因为你看盘就往你的开仓方向走,也不全因为不看盘就逆着走。由于过于看盘会让价格的临时无序波动激发人的非理性情绪以致做出错误决策。故交易者应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
理论:唯物辩论法三大规律之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
同一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相互转换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指矛盾双方之间互相对立,互相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向,次要方向。
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
应用:
一、金融交易市场主要是多头和空头之间的矛盾,由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市场走势的发展。多头、空头可以相互转化,没有永远的多头市场,也没有永远的空头市场。交易者在交易中要防止死多头或者死空头的单一思维,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市场走势。
二、以分析市场交易群体心理预期为目的的技术分析与基本面分析的辩证关系。
1.市场的运动由多空双方的相互斗争,相互转化推动。多空双飞的心理预期的变化发展为市场运动的内因。基本面信息的变化能相应改变多空双方的心理预期,从而知道??或者延缓市场运动为外因。
2.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在市场交易中把内因即交易群体的心理预期放在第一位置,同时适当重视外因。当市场走势与基本面矛盾时,仍以市场走势为主,不要要注意市场走势可能的转变(小心提防),当市场走势与基本面一致时,则要放心大胆的持仓。
4.当内因过于强大时,外因可能暂时无法较大程度上改变内因。牛市人们忽略利空,熊市人们忽略利多,就是典型的例子。
三、金融市场上利多利空因素混杂,很少会是绝对的单边情况,往往会同时充斥着利多利空因素。交易者要学会抓住利多利空因素中的主要矛盾。
四、金融交易市场不同品种间存在一些基本的普遍性的特性,也因为品种本身的差异存在一些特殊性的特性。在将不同交易模型应用到不同交易品种时既要注意交易模型的通用性,又要考虑到交易品种本身的特性,尽可能从通用交易模型中选择针对性最好的交易模型。(比如铜、橡胶适合趋势交易模型,而豆类则因为震荡多而不适用趋势性交易模型)
理论:唯物辩论法三大规律之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是在度的范围内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表现为事物的相对静止稳定状态。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表现为急剧的、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连续性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质变向新的量变的转化过程中,质变体现和巩固着原来量变的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事物的发展就是不断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循环反复,推动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其根源在于事物的内部的矛盾动力。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应用:
一、交易者对金融市场的了解也是一个由不断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交易者要注意量的积累,也要通过不断的思考总结促进质的飞跃。
二、一般情况下,多头空头之间力量差距的巨大变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大的时间周期看,一段形态明显的中期趋势,说明某方力量长期占优,该方力量的的衰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故趋势很难一夜反转。因此,交易者在交易的过程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1.顺势交易(趋势的连续性)
2.敢于中线顺势持仓(因为一般情况下趋势的转换有一个时间过程),转换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形态,等形态出现后再离场。
3.量变积累的越多,质变也会越激烈。故通常情况下,盘的越久走的越快,长得越多跌的越多,急涨后易有急跌,急跌后可能又迅速反弹。
理论:唯物辩论法三大规律之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方面为事物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该事物为他自生而不是它物的方面。
否定方面为事物中促使它灭亡的方面,即促使它转换为它物的方面。
肯定方面的优势:量变;
肯定、否定斗争→否定战胜,产生质变。旧事物转化为新事物,旧事物的否定方面转化为新事物的肯定方面→新的否定方面战胜否定方面(旧事物),再次质变,即第一个否定阶段到第二个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
事物总的发展过程中,因一对矛盾的运动引起两次否定,经过3个阶段(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表现为一个周期,使事物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揭示事物以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即事物发展的基础趋势和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但其具体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应用:
一般情况下金融市场也是螺旋式上升的,针对中期趋势以上的时间周期,市场不可能直接上涨或者下跌,中间会充满上涨过程中的回调及下跌过程中的反弹。交易者第一在顺势进场时要选好入场点,以免在回调(或反弹)过程中付出较高的代价,第二,进场后,碰到正常的回调(或反弹)不要害怕,要坚定顺势持仓。
理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实践产生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条件,实践是检验道理的唯一标准。
1.实践到认识------感性到推理(概念、判断、推理形成理论,代表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达到系统化的水平)
2.认识到实践------认识需要到实践中去体验、完善和发展。
3.实践→认识→实践→认识
应用:
交易者要注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交易者既要在金融市场中大量实践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同时又要注意对认识的理性总结,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最佳的目标是形成一套较完整的金融市场交易理念。并将自己的交易理念认不断通过交易实践去检验完善和发展。
二、人生观
最重要的是认识到人的有限理性及情绪的不理性两个方面。
1.人的有限理性(能力的局限性)
受教育、社会环境、时代等各种因素的限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没有人可以做到了解金融市场的所有知识,更无法把握金融市场的每次波动。故交易者应该了解自己的能力范围(并不断提高自己能力圈的比较优势),只做适合自己能力圈的交易。同时因为能力的局限性,任何金融市场交易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模型也会存在其局限性,不可能通用于任何交易品种的任何走势,只会在局部交易品种的局部市场走势中有较好的表现。
a.没有可以解决一切走势的交易模型。市场走势主要分为单边市和震荡市,二者的交易策略完全不一致,一个是突破加仓,一个是极点反向操作。交易者应明确交易模型的局限性,只在交易模型的适用范围内使用该交易模型。
b.没有100%正确的交易模型。即便是在交易模型的适用范围内,交易模型也无法做到100%准确。因此,一方面,交易者要有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一般是采取试探、加码的策略来控制仓位,同时采取相应的止损策略来有效控制风险。另一方面,交易者应认识到亏损是交易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可以减少亏损,但绝对不可能做到杜绝亏损。对于一个经过历史数据测试和一段时间的实盘的期望值为正的交易模型,交易者要能坚持使用,不要因为一两次的亏损就放弃。
2.人的非理性:
情绪:
1.适度的积极、消极情绪均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实践。
2.过度的积极、消极的情绪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实践。
金融市场上人更容易被过度极端情绪困扰(如盲目的乐观或者盲目的悲观),情绪控制是一个很难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市场实践的积累,更需要对人生的感悟。这方面交易者可以多从东方哲学里去吸取营养。
动机:求胜动机强烈的人更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意志力:意志力坚定的人更容易在金融市场成功。
三、价值观
1.交易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2.金钱只是证明交易理论是否有效的一个指标,把注意力放在交易理论的坚持实践和完善发展上,过于看中金钱,过于看中目前的短期利益,无法在交易市场生存。
3.把投生于交易市场当成创业,优秀的公司及创始人始终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产品或服务,收益是社会对他们努力的自然奖赏。交易者始终致力于交易理论的完善发展,利润迟早会来。
4.生命之美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追求过程的美结果一般也会美。(不可追求段时间暴富,天道酬勤,严格执行交易模型)。
人生赢家,就是期市赢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