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春酒楼——白汁鮰鱼
标签:
tt镇江苏菜美食 |
分类: 华东美食 |

在宴春点了两菜一点,最招牌的水晶肴肉和蟹黄汤包,以及镇江特色白汁鮰鱼。肴肉虽好,却也终有些许遗憾,和在上海吃的只能算各有千秋;蟹黄汤包分三个档次,虽服务员提醒“加三”(每只30元)的好吃,但我们还是点了最便宜的“加一”(每只10元),结果确实几乎完全没有蟹黄的味道,只能算很鲜美的肉包。相比之下,印象最深刻的还要数白汁鮰鱼了。
镇江地处长江之滨,江鲜丰富,品质也极好。而在众多江鲜之中又以“长江三鲜”最为著名,所谓长江三鲜是指鲥鱼、刀鱼、鮰鱼,也有说法指鲥鱼、刀鱼、河豚,其实倒不如提出个新名词叫“长江四鲜”呢。品尝江鲜最好的季节是清明时节,此时洄游鱼类正巧到了镇扬的河段,且肉质和风味正达到品尝的最佳状态,所以我们这次也算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吧。
鮰鱼在“四鲜”中个头最大,价格也没那么遥不可及,因此出场率虽高,却给人以感觉好像档次总不如其他三者,但事实上这只是因鮰鱼的人工养殖技术最为成功所导致的。当然,最好的长江鮰鱼还是要野生的,在激荡的长江水中拼搏之后肉质更为结实,肥腴味美,吃后许久仿佛嘴唇仍有粘连感。或许是淮南为橘淮北为枳吧,同种的鮰鱼在长江上游的四川称为江团,价格被炒到了天价,其实只是洛阳纸贵而已。
鮰鱼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备受推崇的美味。著名吃货苏东坡就有诗《戏作鮰鱼一绝》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说的是湖北石首产的鮰鱼色泽粉红且骨头少,似河豚般鲜嫩美味却没有毒。明代大才子杨慎也曾赞鮰鱼兼有河豚、鲥鱼之美,却没有两鱼的缺陷(河豚有毒,鲥鱼多刺),又说“粉红雪白,洄美堪录,西施乳溢,水羊胛熟”,指鮰鱼汤汁浓醇,色白似乳,稠厚粘唇,其鲜美宛如西施乳(即雄河豚的鱼白)、水羊胛(鮰鱼素有“水底羊”之称)。
关于鮰鱼的做法,称之为江团的四川多爱清蒸吃其原味,湖北石首尤爱鮰鱼肚故有特产“笔架鱼肚”,而到了长江下游因鮰鱼会有较重的土腥气因此不宜清蒸,为克服这个问题本帮菜一般做成红烧,而淮扬厨师则力求以技法去其土腥做成白汁鮰鱼。白汁是看似最简单、实则很有难度的菜,不仅极考验食材自身的品质,更考验厨师“原汤化原食”的功夫,汤汁要鲜却不能抢味,需突出食材却又要与汤汁融为一体。
大致做法如下:鮰鱼块焯水捞出,爆香葱姜后下入鮰鱼块略炒并加酒去腥,再下入笋尖,加高汤小火焖煮成鱼汤,最后旺火收汁就好了,因鮰鱼富含胶原蛋白因此无需勾芡也会有粘稠感。汤汁之所以呈现明黄色是因为用的油有讲究,需用猪油、鸡油和素油以一定比例调和而成的复合油。鮰鱼肉质结实有弹性,滋味丰腴肥美,好似能粘住嘴唇一般让人回味无穷。春笋现在正是当季,又只选用最嫩的笋尖,滋味不在鮰鱼之下。
前一篇:宴春酒楼——水晶肴肉
后一篇:顺峰山庄——顺德小炒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