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山饭店——八宝饭

(2011-07-04 11:00:43)
标签:

tt

上海

本帮菜

点心

美食

分类: 华东美食
阿山饭店——八宝饭

八宝饭是一款在全国都可寻见的经典甜食,据说缘起于河南郑州,如今在南方相对更为盛行,一则南方多产稻米,二则南方人更钟爱甜食。关于八宝饭,有个不怎么靠谱的传说,说这道点心发明于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开国大典上,为表彰八个开国元勋而创制的。传说自不足信,但至少说明了八宝饭的历史悠久,也凭添了些生趣。中国人很爱将材料比较丰富的菜命名为“八宝”,如八宝辣酱、八宝鸭、八宝菜、八宝粥、八宝饭等,“八宝”一词来源于佛教,有吉庆祥瑞之寓意,运用于食物中则多了富饶和多变的涵义。

传统上来说,既名为“八宝饭”,自然得有这八样“宝”——除了基本的糯米饭、白糖和猪油外,还需要有莲子、红枣、金橘脯、桂圆、蜜樱桃、蜜冬瓜、薏米、瓜子仁等八种果料,各有寓意。后来随着时间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发展,具体的品种有了较大的弹性,甚至不必拘泥于“八”,而根据地域的不同也会加入不同的特色食材来丰富口味:例如陕西人喜欢加入红糖,再以烧酒燃烧以增香,有些类似欧美用白兰地做甜品;广东徐闻甚至有咸味八宝饭,加入咸鸭蛋、腊肉、虾米等,自然是鲜香四溢;江南地区则爱加入当地特产的糖桂花,一来清香扑鼻令人食欲大增,二来合“金玉满堂”之意。

去阿山饭店之前看了不少来自电视和网络的介绍,都提到了他家的八宝饭,自然不容错过。因为是现蒸的,所以时间比较久些,在我酒足饭饱食欲渐消之后才姗姗来迟。乍一看貌似有些平凡,肉眼能见的“宝”充其量也只有杏脯、糖桂花和红绿瓜丝,但上桌之后扑鼻而来的猪油香味让我精神为之一振。这些年上海大多数八宝饭都已逐渐弃猪油而用素油,在追求健康的同时放弃了香味,口味终难达到完美。阿山师傅被评论为“猪油浸出的人生”,始终不愿与时俱进,固执地坚持用猪油来烹制出一道又一道美食,维护着本帮菜最正统的风味。

吃了一口,不夸张地说,被活生生地惊艳到了,个人以为这是上海最好吃的八宝饭。香味上,猪油的丰腴、糯米的芬芳、桂花的清香结合在一起所创造出的馥郁香气就不必多说了,这是只要材料的品质足够好都能达到的。口味上,阿山仿佛生怕太甜一样,甜度只能算适中,更多的是清新和温润,相比他做菜时坚持多糖多油多盐多酱的饮食哲学仿佛有些谨小慎微。其实这是很合理的饮食哲学,这么一顿浓油赤酱的本帮菜下来,如果再上一道甜得发腻的甜点就颇有些过犹不及了。

阿山的八宝饭最诱人之处在于口感,比普通的八宝饭更为软糯却并不烂,一者因烧糯米饭时加了更多的水,使得米饭中有些多余的水分,上炉蒸时水蒸气还多了个“内循环”,把八宝饭的内部也料理妥当;二者因拌入了猪油和白糖,油脂融化后渗入糯米之中起到了润滑和粘合的作用。另外,阿山出于对食物品质的追求,坚持自己磨制和调制豆沙,在豆沙里调入猪油以润滑口感,使得豆沙这原本相对不起眼却必不可少的平民化馅料口感忽然优雅了起来。

因为此前已经吃了两道大菜加一碗白饭,我的胃口已然不容许我吃下这么一大盘糯米了,我只能无奈地剩了四分之一,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阿山饭店。我还会回来的,这里还有太多的惊喜等着我去探索和发掘。

阿山饭店

地址:长宁区虹桥路2378号(近动物园)

电话:021-6268658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