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静悄悄的革命》第三章阅读碎思

(2019-03-02 23:24:08)
标签:

杂谈

分类: 与书语

《静悄悄的革命》第三章主要讲述设计综合课程。要想真正开展以探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
      首先角色转变做到公民意识,教师不仅仅是在学校中生活,更要意识到作为一个市民而在社会中生活着。跳出学校的框框就很容易发现环境问题,人权问题,公民歧视等问题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学生除了在学校扮演学生角色以外,更是社会和家庭的一份子。站在家庭和社会的角度他们的需要和认知兴趣就是主题探究的资源和素材。学生和教师角色转变能丰富主题探究的内容。
       其次综合实践主题内容和发展的预见性是关键因素。综合性主题探究要打破传统学习思维模式。它是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探讨,改变学生的思想方法,感受方法的一种学习。
       再次教师要亲身实践,细心观察。创造性课程不需要教师活动前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它需要教师结合当地的现实问题设定教学内容的主题,然后亲自带着同学一起去通过多种方式探究主题。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细致的看到每一个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细小变化,要充分关注并促进他们发展。这是否真正和学生一起探究决定着创造性课程的质量。
        最后教师自身提高“学习”素质。教师要做到勤奋好学,对于知识的获得要有渴望。只有做到像儿童一样对未知事物保留一点好奇心才能很好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本章讲述的设计课程更多的是指品德与社会与生活以及综合实践课的创造性设计。语文是应属于学科课程,从创造性课程当中习得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能应用到语文学科学习中。学科课程改革的中心是把“勉强”转化为“学习”。学习的过程是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过程。佐藤学提倡学习是做到互惠的学习,积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认识,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但是互惠学习的前提应该是学生的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吧?要互相交流想法,学生首先要有自己个人想法,人云亦云,鹦鹉学舌的想法,不过是模仿和重复而已。不可否认创造性学习在上课时,组织学生观察,调查,讨论等各种具体活动。这些具体活动更适用于综合实践课,不知道在语文课堂上如何实施具体的活动?一般是提出问题开展小组合作讨论,什么样的问题具有讨论的价值,这个问题能解决课文的重难点,还是本身就具有开放型的答案?是不是每节课都要有活动的部分?这些都是困扰着我在语文课堂上开展活动的问题。
        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如何与探究为主题的学习相融合?通过主题式的探究获取事物之间联系对于解决现实问题,完成社会人应尽的职责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是这种学习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科,我们不能摒弃以知识为主的学习。几千年人类的经验总结成知识为我们今天的学习铺设了道路。就如今的课程改革而言,创造性学习和传统的学科学习缺一不可,学习方法的学习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知识的学习能加速学习方法的习得,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