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耕教学细节精准突破痛点

(2025-11-17 14:56:55)


—初三化学之化学方程式类计算题教学经验分享

成功中考复读化学教师  张旭阳

     

学生成绩的提升取决于教学细节的深耕和对学生痛点的精准突破以及可落地的闭环教学策略。

一、核心原则:不贪多求全,只抓高频痛点+可复制方法

初三化学知识点零散,但高频考点集中(如化学方程式、物质推断、计算题等)。教学中始终坚持三不原则:不搞题海战术、不贪多讲解、不放弃任何一个基础薄弱生。核心思路是把每个高频考点拆解成可操作的小步骤,让学生从会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再到能举一反三

二、具体操作:以化学方程式计算题为例,拆解四步落地法

第一步:拆解题干,找准题眼3分钟训练法)。学生做错题,往往是没读懂题干。要求学生拿到计算题后,先完成3个动作:一是圈出已知条件(带单位的数值、物质名称);二是划出所求问题(明确求质量”“质量分数还是体积);三是写出核心化学方程式(先配平,再标注物质状态,避免遗漏气体符号影响计算)。

训练方式:每天课前3分钟,给出1道题干,让学生快速圈划并写方程式,同桌互查,教师随机抽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精准定位关键信息

第二步:建立量的关系,规避计算陷阱(公式固化法)。很多学生知道用比例式计算,但容易混淆相对分子质量实际质量的对应关系。将比例式固化为三段式模板,要求学生必须按格式书写:

如设所求物质质量为x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相对分子质量总和 物质AM 物质BM ;实际质量 物质Am 物质Bm ;比例式:M/m = M/m → 解得x = M×m/M

关键提醒:要求学生必须标注相对分子质量总和,实际质量必须带单位,避免计算时单位混淆。

第三步:分层训练,精准突破(基础+提升双轨制)。学生水平差异大,一刀切的训练效果差。将计算题训练分为两层:

一是基础层(80%学生必做),题干直接给出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无需判断反应是否完全,重点练配平+比例式书写+计算准确性

二是提升层(20%学有余力学生拓展),题干给出混合物质量”“过量反应物等信息,需先判断有效数据,重点练数据筛选+反应完全判断

训练频率:每周2次专项训练,每次5道题(3道基础+2道提升),限时15分钟完成。当场批改,基础题错误的学生需重新书写三段式,确保步骤规范。

第四步:错题闭环,杜绝重复犯错(错题本+二次过关)。错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要求学生的错题本必须包含3个部分:一是原题抄写(或剪贴),标注考试/训练时间;二是错误原因分析(精准到步骤),如方程式未配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比例式列反;三是正确解答(步骤完整),用红笔标注关键步骤(如配平、比例式)。

二次过关机制:每周五利用10分钟,让学生重做本周错题本中的题目,教师抽查,确保同一类型错题不再错。以化学方程式计算题为例,通过2-3周的闭环训练,班级学生该类题的正确率从最初的65%提升到92%

三、成绩提升的底层逻辑。

其实,不仅是化学方程式计算题,整个初三化学教学都应遵循拆解-规范-分层-闭环的逻辑。比如物质推断题,拆解成找题眼(颜色、反应条件)-顺推/逆推-验证三步;化学实验题,规范实验步骤描述-现象观察-结论推导的语言表达。

所谓优秀成绩,本质上是细节的成功。把每个难点拆成学生能操作的小步骤,用规范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用分层训练兼顾不同学生,用错题闭环巩固学习效果。作为教师,我们不需要追求讲得多全,而要追求学生学得会、用得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进步,最终实现班级整体成绩的提升。

教学之路没有捷径,但有方法可寻。只要聚焦学生痛点,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规范化、规范问题常态化,就能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摘自2025-2026学年度成功学校第二次月考教研总结暨教学方法经验交流会议宣讲论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