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一题深解”的丰富内涵和实践价值
(2025-09-07 11:32:14)
继上周六七位高复高中物理教师集中研讨2025年高考物理题并达成重要成果之后,本周五,高中高复全体物理教师齐聚昆仑校区,围绕 2025 年高考物理题型特征、分值占比、内容难度梯度及应得分目标展开,进行专项培训。多位校领导参加培训。以下为任校长的培训体会:
多位教师对15道高考物理题逐题展开,进行深度拆解分析,最终形成关键结论:“基础题分值稳定在 66 分左右”。从命题设计来看,该部分属于学生应扎实掌握的“必得分”。也就是说80%的学生理论上均分应达到66分左右,而实际得分却远远低于这一分值。今年高复入口只有36分。落差为何如此之大?老师们认为:
1.日常教学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偏差,讲解与练习总量充足,但部分知识点剖析不透彻、不清晰,未能实现 “练一题通一类”的效果;
2.练习难度把控与学情不匹配,在超出学生当下能力的题目上过度投入时间,导致基础巩固时间被挤压,教学效率损耗,更严重的是部分学生畏惧甚至放弃物理学科,听天由命;
3.课堂教学缺乏有效拓展与延伸意识,难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关联,“死教书、教死书”的现象是严重的;
4.“物理学科难度高”的传统认知实为伪命题。高考试卷难度分水岭清晰,超过60% 的内容为基础题,若能确保该部分分数拿到手,即可实现增分最少15分的目标。
再次强调:“一题深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文深读的本质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而当前课堂普遍存在三大核心问题亟需着力纠正:
1.复杂问题更加复杂化。部分教师将 “一题深解”的“深”误读为“难度加深”,在难题上反复纠缠;实则“深解”的核心要义是“广度拓展与维度延伸”,需围绕题目关联多知识点、多场景,而非提升难度;
2.复杂问题隐藏化。教学研讨交流中仍暴露出教学仅聚焦“答案正确性”,如做选择题时依赖排除法、经验判断甚至主观感觉,忽视选项背后关联的知识逻辑,对其它选项的知识避而不谈,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形成知识体系与变通能力;
3.变式练习偏离本质。部分所谓 “变式题”跨度过大,已脱离原知识点范畴,成为全新题目,如同“化学反应”般突破了知识迁移的边界(而非物理反应式的规律延伸),反而加大学习难度,重回老路。
述评:上述问题并非物理学科独有,在其他科目教学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全体教师要以本次物理教研为契机,深度反思自身教学中存在的类似问题,切实理解 “一题深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文深读” 的教学价值和丰富内涵。无论深解还是多变,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其核心是通过靶向教学,精准施策,实现知识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做每道题都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考什么、如何学,减少学习的盲目性,最终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