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闻平
闻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95
  • 关注人气:1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论贵在落地

(2025-07-31 17:28:31)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不落地,实践难生根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将深奥的理论有效落地,让普通人也能听懂、理解并践行”这一命题的研究。

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在创立成功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和成功教学考理论的过程中,一直秉持这样一种底线思维:“将貌似高深莫测的理论术语用最接地气、学生及其家长最能听得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我们正在努力做到。

最近的招生直播,不少主播妙语连珠,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成功的核心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理念说出去,赢得了观者的认同。

言归正传,高考中考一轮复习即将开启,导学案编制也基本定稿。如何让一轮复习取得实效?用最简练的语言告诉新同学们,大家大都是中等生。对于中等生来说,一轮复习重点抓好以下三条,一轮复习就会收获满满。

一、导学案中要求学生记会学会用会的“三基”内容必须下功夫记会学会用会;(注:这没有什么难度,难的是是否有不怕苦累坚持不辍的“恒心”。)

二、把选择题当成问答题做,每一个选项都要弄明白为什么选为什么不选的理由;(这点很重要,贵在动脑筋。)

三、能将解题过程清晰地讲出来。(费曼学习法。)

如果能做到这三条,一轮复习就一定会有显著收获。

 

任校长落实帖:

6月初起,我们就开始为新学年一轮复习做准备了。620日校本培训对中高考一轮复习导学案进行了专题研讨,达成了共识。目前高考一轮复习方案已经公布,一切准备就绪,只等开学。怎么才能让一轮复习从纸上高效落实到课堂,王总用最简明的话总结了三点:

要点一:以导学案为蓝本,保证记会、学会、用会。即要求彻底解决过去存在的学生该做的做了,老师该讲的讲了,结果不会的还是不会的典型问题,靶向施教,靶向验收,严盯紧抠,向课堂要成效、要结果。我们熟知的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清”就是“会”。这一点确实要学习中考复读严盯紧抠的精神,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该记的必须记会,做过的必须理解、并且能在解题中熟练运用,不达目的不罢休。在这一过程中,时间意识、问题意识、责任意识缺一不可。可以说不以“会”为目的的教学是最大的不负责任,是混日子。怎么验收?很简单,自命题月考中得分率75%及以上就能证明“记会了、学会了、会用了”。

要点二:深挖选择题,透彻分析选项。 做选择题时,不能只满足于选对答案。要把每个选项(ABCD)都当作一个独立的判断题,弄清楚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尤其是干扰项错在哪里)。这样,做一道选择题就相当于深入分析了四个知识点或判断点,效率大大提高。选择题覆盖面广,但学生容易凭感觉、排除法甚至靠猜测做题,忽略对知识本身的深度思辨。这种方法强迫学生回归知识本质,辨析概念差异,理解命题陷阱(干扰项设计逻辑),能有效暴露知识漏洞和模糊点,加深理解。

要点三:通过讲题检验是否“真会”。 检验学生是否真懂一道题,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把解题思路和过程清晰完整地讲出来(讲给老师、同学或自己)。在讲的过程中,听者不断追问“为什么这样想?” “这一步依据是什么?”、“如果XX条件变了怎么办?”只有能清晰、有条理、经得住追问地把题讲清楚讲明白,才证明是真的会了。听懂不等于真会,讲题需要学生组织语言、梳理逻辑、明确依据,这是对思维过程的外化和深度加工。追问能暴露学生思维的模糊地带和理解偏差,迫使学生深入思考,达到“真会”的境界。比如随机邀请学生上讲台讲解题目(尤其是典型题、易错题),教师和其他学生在关键步骤处适时追问,或组织学生结成2-4人学习小组,轮流讲解题目给同伴听,听者负责提问和质疑。教师在学生问问题或课堂交流时,不急于给答案,而是通过苏格拉底式连续追问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发现漏洞、找到答案。这样的学习才符合成功教学考理论的底层逻辑。

以上三点分别聚焦于基础知识的深度掌握(记会学会用会)、解题过程的深度思考(选项分析)、知识内化程度的真实检验(讲题追问),是高效完成一轮复习的利器,我们要深刻理解,消化巩固,确保一轮复习开好头、起好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